相信大家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基金限购的情况,为什么有些基金总限购?开放式基金也不是很“开放”?
有些基金总限购是主动为之。
比如说基金经理觉得现有的管理规模已经达到自己投资策略的规模容量上限,再增长下去就玩不转了,会主动要求限购,通过控制申购资金量来控制规模在适宜的范围内。
又或者基金经理可能觉得市场处于高位,或者自己的策略处于巅峰时刻,恐难为新进资金带来理想的回报,也会限购来控制资金流入,同时也算是一种风险提示。
还有一种情况,基金公司觉得新进的资金会对原持有人利益有影响,也会限购甚至暂停申购,比如说持仓的股票可能有利好要大涨,或者市场情绪激动,兴奋点正好在持仓这块,存在新进资金稀释原持有人收益的可能。
相较于主动限购,被动限购的情况还是更多些。
比较常见的就是产品有规模上限约束,这种情况在创新产品中经常出现,而这些约束也是有考量的。
比如北证50指数基金的规模上限是5亿元。这主要是考虑到北交所的流动性不是很好,申赎冲击可能比较大。
再比如同业存单基金的规模上限是100亿元,这或许是考虑到现阶段不想无限扩张相关产品的规模。
还有一些规模超大的产品,也可能遇到相关问题,过于集中还是需要警惕的。
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这样的约束也不无道理,有些风险还是要考虑的。高手固然可以起死回生,但是更高的手是防患于未然。
还有一种限购,是结合主动和被动因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QDII基金。
QDII基金限购主要是因为基金公司获批的外汇额度不太够了,不过外汇额度基金公司是心里有数的,用在哪里不用在哪里就看基金公司的了。
所以我们能看到同家基金公司,不同QDII基金的限额不一样,甚至有的都暂停申购了,有的限额还很高。这取决于基金公司自身的考量,比如想重点发展某个产品,比如觉得哪个产品能实现双赢或者多赢。
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上,可能出现在不同渠道上。基金公司有自己的考量,有相应的安排,侧重某个产品或者某个渠道的销售。
嫁接过果树苗木的人都知道,接穗发芽最快的只要7天甚至更短,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发芽时间都是在嫁接后的第10到20天之间。由于品种不同,还有嫁接时间的不同,以及生长环境的不同,所以嫁接后接穗的发芽时间都是有一些差别的。在适合苗木嫁接的阶段,接穗发芽的速度通常都会快一点,平均15天就可以正常出芽。
2025-05-11 02:43:59
混凝土强度是工程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成为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施工单位等关注的重点。在混凝土生产和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混凝土早期强度(7d强度)偏高,28d以后强度增长缓慢,即“前期畸形,后期不良”。混凝土早期强度过快的增长,一方面影响后期强度的增长,另一方面早期强度过快增长往往伴
2025-05-11 02:26:45
经常注意浇水、喷水,保持盆土及周围空气湿润。因它的叶片较多,又悬于空中,或放置阳台通风处,需水量较多。这就要经常向盆土和叶面及盆周围浇水、喷水。一般夏、秋季每天可早晚浇、喷水1~2次;冬、春季可4~5天浇水一次,冬季少浇,春季稍多些。在每次喷水是加入新高脂膜这样才能保持盆土湿润,空气潮湿,同时还要及
2025-05-11 01:25:15
引言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和快速,并且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在路面上行驶比在沥青路面上节约油耗可达10%~15%。因此,近几十年来,水泥混凝土被大量投入到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但随之也出现大量的裂缝现象。其实,很多裂缝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其生成原因不够了解,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2025-05-11 01:23:10
拒绝奇葩的户型优化。是不是户型平面做的越奇葩就越显得设计师有水平?为什么大多数户型都是方方正正?原因不是设计师没有什么创意,而是方正的平面利用率是最高的,和成品家具之间的关系也是最容易协调的,是最经济也是最实用的设计方案。所以大部分的家都是方方正正的样子。假如一定要突破常规,一定要走不寻常的路,就像
2025-05-11 01:19:14
水仙花,它的球本身很大,今年比较小了,我又种上,它又生长了,有好多朋友问到,水仙花说,买到以后怎么养?今天就给大家拿这盆儿说一下,这一盆儿,它的叶片儿长的比较高,有的朋友说我的水仙花一长出来,叶片儿非常高,应该怎么办?一旦栽种上以后,无论水培还是土培,首先要用到的就是矮壮素或者是多效唑,这两个任意用
2025-05-11 00: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