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什么是儒家,儒家的本质是什么
儒家的开创者是孔子,从春秋时代一直到今天,儒家思想都一直是中国人思维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式。
一种思维模式,能够顽强地存在两千多年,并且处在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之内,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那么儒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历经时代巨变,沧海桑田儒家却始终能够屹立不倒,成了中国思想最完全的生存者。
自从周平王灰溜溜的从镐京跑到洛阳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东周时代,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王室的开始急剧衰落,中国开始进入了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乱不断的年代。
我们今天看,说先秦是诸子百家,以为他们都是搞学术的,其实当时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主张,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当代的社会问题。
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目前的社会不行,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改变当前的现状,想要改变是所有人的共识,至于说怎么改,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看法,那些比较成系统,影响比较大的,我们就称之为某个学派。
其中在当时最流行的就是儒墨道法这四家学派,除了墨家后来彻底消失了以外,这三家后来都有所保留。
儒家很有意思,他从诞生之日起,其实就已经过时了,因为孔子的核心主张就是恢复周礼,恢复到过去的制度。
孔子跟其他牛人一样,看到社会如此混乱不堪,于是提出来,社会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大家都不遵守原来的那一套制度了,要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必须要回到之前的那种,严格执行周礼的状态。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注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当时正是各个诸侯国想要做大做强的时候,有个人提出来要复兴周礼,那岂不是还要周王室做为实际的天下共主,这种逻辑本身,就不可能得到任何一个诸侯国的支持。
在多次碰壁之后,孔子决定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教徒弟这方面,晚年回到鲁国的孔子,开启了他的教学事业,也正是这个决定,彻底树立了孔子的地位和影响力。
很显然,没有君主会喜欢孔子的主张,就是因为周礼不行了,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再回到周礼,实在是荒唐得很,但孔子教徒弟这件事,却让孔子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正是因为彻底的心灰意冷,让孔子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面,因此孔子所提倡的儒家,实际上在当时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老师,他公开的授课行为,大大的扩大的他的影响力。
从此孔子的徒子徒孙,就以宣传和赞扬自己的老师为己任,因为只有把自己的祖师爷,说得很厉害,自己的身价才能跟着水涨船高。
实际上自从孔子死后几百年,儒家一直都不行,只要得不到国君的支持,在华夏大地上,你就没有机会,尽管儒家还顽强地活着,但早就被法家强占了风头。
秦国用法家思想治国,简直就是所向披靡,极大地调动了国家的资源,让秦国成了一架效率极高的战争机器,并最终在争霸过程中彻底胜利,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
但谁也没想到,在秦国完成统一十几年之后,突然间呼啦啦如大厦倾,秦朝就这样在所有人的瞠目结舌中完蛋了。
而随着秦朝的灭亡,法家也同样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觉得,秦朝速亡是法家惹的祸,于是汉初开始奉行黄老之学,核心观点就是朝廷什么也不做,慢慢的休养生息。
但很快到了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开始慢慢被统治者不喜欢,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黄老之学在历史上被证明如此成功,后世的皇帝却很少用黄老之学呢?
答案不在这个主张,那个主义,答案在人性,黄老之学对国家再好,但是对皇帝的核心要求却是少做事,甚至是不做事。
但是手里握着如此巨大的权力,不做点事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皇帝, 不管是圣明的还是昏庸的,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黄老之学从根子上,就不可能被统治者认可。
汉初那是实在没办法了,天下都被打残了,当时已经穷到连天子做的几匹同样纯色的马都做不到了,如此穷困,只能是暂时忍一忍放一放,但是等到汉武帝的时候,他忍不了了,汉武帝表示要大干一场。
此时,儒家的机会来了,法家被人批臭了,道家皇帝已经不喜欢了,于是儒家趁虚而入,彻底占据了朝廷的主流意识形态。
为什么皇帝愿意扶持儒家呢,因为儒家可以把皇帝的统治,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从此皇权就有了合法性。
秦朝的皇权,就是因为太锋利了,让人很不舒服,从董仲舒开始,皇权就与儒家深度结合,儒家把皇权打扮的天命所为,温情脉脉,皇权为儒家保驾护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尽管儒家给的只是一个看起来温柔的外衣而已,但皇帝需要的就是这个,从此儒家就和皇权紧紧绑定,在中国谈儒家的流行,不谈皇帝就是耍流氓。
儒家能盛行,本质上就是投靠了皇帝,抱了皇权的大腿,在中国只要抱上了皇权的大腿,你主张什么都能活下去。
这个是一定要讲清楚,而且是一定要放在首位讲的,要不然讲了那么多儒家的理论,分析他为什么流行,那都不是根本原因,能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与皇权深度合作,成了皇帝合法性的象征,并且深入嵌入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中。
取得了皇帝的支持,这是儒家有了才国家层面上生存的空间,但儒家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就要说到儒家的底层逻辑了。
儒家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明明核心理论都是过时的,为什么还能一直生存,扎根于底层逻辑,是根本的生存之道。
都说中国人看重关系,这一点其实就从儒家演变而来的,儒家最重视人伦关系,男女尊卑上下等各种关系,作为人从生到死,来时间走一遭的所有关系的总和。
儒家从本质上讲,是扎根于农耕社会,产生的伦理,也都是基于农耕和土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称谓和关系,一定是多少代大家都在一起生活,才能慢慢形成的,这就是农耕的特点。
因为底层逻辑是农耕的,所以儒家提倡的那种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实际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婚丧嫁娶,小到喝水吃饭,都被儒家礼仪所驯化。
儒家还有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存在的时间超级长,很多当初具体的规则,慢慢地就被抽象成为一种原则和道德,哪怕是农耕的社会基础变了,但从儒家那里抽象出来的原则和道德,依然统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你认为儒家会从中国消失吗,欢迎留言讨论。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