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人们把这种现象形象的称为“蝴蝶效应”,意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非常敏感的依赖性,而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6
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
1.02的365次方约等于1377.41
别人明明一天只比你多学了一点点,这点儿极小的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一年后你会看到差距那真的是天壤之别。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从传统观念上来讲,人经历“蘑菇效应”是一件好事,其是人才脱颖而出前的一种磨练,对人的意志力和耐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如果你长得还不够高,不够结实的时候,不妨好好扎根,等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如果一个人家里有一个空的鸟笼,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但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儿,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只能选择丢掉鸟笼或者买只鸟回来相配。
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的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促使其主动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抗拒的十大心理之一。与之相类似的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送你一个花瓶,那么过几天你必定会买一束花回来。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我们把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很好的解释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比如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产,而这个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也就是说有钱人用钱赚更多的钱,而没钱的人维持生活就已经很艰难了;比如有的人坐拥好几十套房,而另一些人辛苦打工一辈子只为还一套房的房债;比如你喜欢的人对你视而不见,却在苦哈哈的做别人的舔狗;比如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温水煮青蛙的实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即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并安然落地;但把青蛙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感到热度难忍时已经来不及了。
温水就像是一种平静异常的生活环境,看起来毫无波澜,但是随时都可能掀起一阵巨浪把人拍死在沙滩上。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的狼或不远处更好的草。
这就是著名的“羊群效应”,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容易使人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在我们身边,大多数人都有从众的心理,而那个坚持己见的人好像显得格格不入,人们总笑他太疯癫,他笑人们看不穿。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都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这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安逸的环境容易让人止步不前,只有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人才会有所觉醒。与其这样,倒不如未雨绸缪,时刻准备着,不求被机会砸中,但求面临危机时不会立马被淘汰。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利用、发现这种调和与折中方法,进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拆屋效应最常用的场景如:砍价、谈判、分配任务、借钱、博弈等。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
在生活中,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我们把这种心理学现象称为“巴纳姆效应”。
传统星相学、占星术中的算命先生往往利用巴纳姆效应来自圆其说,引诱更多的人去找他算命。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