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百科 >

电容器为什么会坏的原因(电容器爆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9 08:01:45    


一、造成电容器爆炸的原因

1.电网电压过高。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及发热量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如果电压过高,再加上环境温度过高,若电容器长期在这种情况下运行,其绝缘就会加速老化,导致内部元件击穿。

2.谐振过电压。当发生谐振过电压时,电容器成倍地过负荷,不仅使电容器击穿,而且强大的过电流使电容器剧热,产生爆炸。

3.操作过电压。当对电容器频繁操作,特别是在电网失压后重合闸时,如果电容器未放完电,而来电的电压极性正好与电容器残留负荷极性相反,在电容器中就产生强大的电流,使电容器剧热爆炸。

二、防止电容器爆炸的措施

1.应尽量避免电容器在过高电压下运行。尤其应避免最高环境温度与瞬时过电压同时出现。自愈式电容器的允许过电压为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过电压时间为24h内累计不超过8h。

2.改善通风条件,避免安装环境温度过高。

3.电容器必须有良好的保护装置。采用外熔丝保护电容器应按要求选择外熔丝。

4.为限制电容器的合闸涌流,应串入电抗器。为防止过压谐振,合理操作也很重要。电容器组每次重合闸时,必须在开关断开电容器并放电3min后进行,禁止电容器带电合闸。为了保证电容器正常放电,要定期检查电容器的放电装置。电网刚送电,负荷还没有上来,电容器应暂时退出运行。大功率硅整流设备、大容量电动机突然卸负荷或受到重复冲击负荷,会使电容器电压升高,电容器也应退出运行。

5.加强检测巡视,防止过电流、过热。电容器能在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下长期运行。巡视中如果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必是某一相中电容器的熔丝熔断。此时应退出运行,查明原因,检修或换用一台电容器,调整平衡后再投入运行。在巡视中如发现电容器有放电声、渗油、外壳锈蚀、鼓肚和严重发热等,应及时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相关文章

为什么涂料老是开裂(为何家里的乳胶漆总是容易出现开裂)

近年来,许多人在墙面装修的时候,都会选择刷乳胶漆,乳胶漆颜色丰富,耐脏和耐擦洗性出色,实用性高。但是,为何有的人家里的乳胶漆总是容易出现开裂,经过有老师傅提醒,才发现原来是这5点没做好。1、墙面粘结强度不够许多人在房屋刷乳胶漆后,老是出现开裂和空鼓,这主要因为墙面粘结强度不够,建议大家,将原先的墙皮

2025-05-12 23:48:02

为什么防漏电插座不会漏电(从功能上识别插座安全性)

安全插座到底要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安全插座才能保证儿童安全?现在市场上安全插座五花八门,个个都声称是“安全插座”,这给广大家长们在选购中带来了不少困扰,众所周知,市面上所谓的“安全插座”其实并不安全。伪劣产品众多。这也严重威胁儿童的用电安全。前段时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也曾对当前市场上的插座安

2025-05-12 22:58:21

大红酸枝木为什么开裂(买了大红酸枝家具,偶尔听到炸响怎么办?)

买了大红酸枝家具,偶尔听到炸响怎么办?其实大红酸枝家具炸想属于正常现象。那是红木家具开裂发出的声音,不必大惊小怪。小编在网上查看到很多用户在购买大红酸枝家具之后,发现家具会有炸响的现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原因以及维修的方法:红酸枝家具之所以容易开裂炸响,主要是因为红酸枝属

2025-05-12 22:55:32

为什么墙身瓷砖脱落(墙上的墙砖老是掉,还是要讲点道理)

墙砖被师傅贴在墙上,时间没到过多久,就出现很多墙砖掉落,甚至有些还会大面积出现脱落的现象。有不少人的房主不知道其缘由,事后就会将所有的原因全部怪在贴砖师傅身上,责任是否真的如房主所想呢?责任的归属,对于这行业有接触过的人,都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施工人员的正确施工,确实对瓷砖脱落,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也

2025-05-12 22:40:24

水泵为什么频繁启动(自吸泵怎么吸不出来水)

1自吸泵怎么吸不出来水自吸泵抽不出水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自吸泵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出水的问题。这就需要找出具体原因加以排除。造成自吸泵抽不出水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以下三种可能性:1-1 自吸泵体内无引水或存水不足。只有自吸泵的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才能在起动。因旋转时的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进水管

2025-05-12 20:32:27

为什么有暗卫的房子(为什么豪宅多暗卫?)

日常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朋友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高端户型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暗卫,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吗?今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主次功能房间的划分要求暗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豪宅户型面积过大,且面宽有限,进深过长,因此在户型内部就形成了一些“暗角”,相比于对采光通风要求更高的客餐

2025-05-12 2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