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看到的辣椒,的确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但是,辣椒原产地在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在那些地方,辣椒的确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长成大树。
因为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温带地区的人都认为辣椒遇到霜冻就死亡了,称之为一年生植物就很正常。
在亚热带地区,绝大多数年份,冬季有轻微的霜冻,辣椒地上部分就会枯死,但是个别年份的辣椒根系第二年会重新发芽。如果采取保护措施,辣椒茎杆在冬季也没有枯死,第二年春季也会在茎杆上发芽,就长成了小树。但是,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冬季寒冷的情况下,这个植株就会真正死亡,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辣椒其实就是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广东、海南等热带地区,种植的辣椒只要不翻地,辣椒植株在冬季就不会枯死,这是为什么呢?比如说深圳市的农村,冬季极端低温为8℃以上,在最寒冷的2008年,最低气温也只是降低到4℃,也不至于将辣椒冻死,所以,只要愿意,就可以随便产生辣椒树。
那么,为什么广东和海南等热带地区很少见到辣椒树呢?
根据广东的几个朋友介绍,不管是哪一种辣椒品种,辣椒的采收期一般为一季,最多不超过一年,从此以后,虽然开花数量不会减少,而且会越来越多,但是座果率在下降,辣味变重,而且辣椒会越来越小。
南方人不比北方人喜欢超级辣,一般喜欢吃微辣的菜椒,对于特辣的味道还是拒绝的,所以,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后,他们就会在辣椒停止开花的季节拔掉辣椒秧,重新栽植辣椒苗了。
实际上,很多事情都超出了人们的认知,不光是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茄科植物在热带地区都能长成木质化程度很高的树,竹子和香蕉一样是草本植物。很多绿叶菜在热带地区也能长成树,人们只需要在树上采收叶片就可以做菜了。
北方人无辣不欢,辣椒要成为多年生植物也很简单,只需要保持整个植株在环境温度为0℃以上就可以保证过冬,第二年春季照样开花结果,所以,建造温室大棚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温度能够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冬季一样可以持续结果,在元旦至春节期间能卖上高价。
如果家里有地暖等保温措施,也可以将盆栽辣椒放进室内,保持一定的光照和湿度就可以生长。如果温度较低,也能保证植株不死,第二年就成为辣椒树了。
在长江流域,秋季温度下降以后,在霜前整株采收辣椒,砍掉辣椒茎杆,给每一个植株覆土10厘米以上,覆盖一层秸秆、薄膜或者覆盖一层腐熟农家肥,避免根系受冻。在第二年当地温度上升到10℃以上(3月中旬至4月初),扒开覆土,中耕、松土、施肥、浇水,就可以快速开花结果。如果覆盖小拱棚,效益不错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吊兰,总是绿意盎然,而自己的吊兰却总是显得有些萎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吊兰换盆的那些事儿,让你的吊兰也能焕发新生。吊兰可真好养为什么夏季需要给吊兰换盆?吊兰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室内植物,但即使是最容易养的植物,也需要定期换盆。特别是在夏季,吊兰的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容易充
2025-04-30 17:25:28
最近有很多用户问我们窗户漏水问题,也有很多用户在我们这儿下单备注是窗台漏水+外墙漏水,从这些可以判断出来很多人都对窗台漏水还是外墙渗水分不清楚其中有个用户,阳台未封之前很多外墙面与天花板交接处的水滴下来,导致阳台潮湿有水,于是在封了阳台做了玻璃落地窗后还是漏水,因此我们判定是窗台漏水但是用户始终不相
2025-04-30 17:10:09
插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众所周知,我国插头分为两脚和三脚插头。家用电器(特别是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三脚电源插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家用电器漏电。三脚插头插上电源插座时,就分别与火线、零线和接地线连通。火线、零线保证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中间的接地线属于保护接地。 插
2025-04-30 17:05:16
随着冬季到来,园林中各种防寒措施一一排上日程,其中浇灌防冻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园林植物顺利过冬并在次年茁壮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好处主要如下:【1】浇灌防冻水的八大好处:1、增加土壤墒情:为根系活动层储蓄较充足的水分,满足越冬返青对水分的需求。2、稳定地温,防寒保墒: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可缓和
2025-04-30 17:04:49
承台、基础梁和集水井等侧模不易拆除的部位,传统方式是采用砖胎模,但是存在工艺流程多、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而且砌筑后还需抹灰才能进行底板防水。砖胎模施工为解决传统砖胎模施工弊端,板胎模应运而生,一般是由水泥、粉煤灰、陶粒为主要原材料成的轻质混凝土条板,目前也有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板胎模,更加轻
2025-04-30 17:01:44
现在屋面形态越来越复杂,屋面工序不断增加,各类防水建材也是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屋面工程管理困难,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那其中渗漏无疑是最严重的问题,交房前项目担心,交房后业主揪心。不仅影响项目品质,也拉低第三方评估成绩;还为业主埋下大雷,影响企业品牌口碑。现在各大房企对屋面检查要求越加严格,考核
2025-04-30 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