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点讲,波长和颜色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一个是物理学,一个是生物学。在应用层面混在一起谈没太大问题,要深究背后的原因,就不得不把二者分清了。
物理上,没有七种光色,只有波长400nm到760nm的电磁波。也没有混合色,而是一段不同波长分布的光谱。这可能听起来像是咬文嚼字,然而不把颜色和波长区分开,就根本玩不转。比如你说黄色光是混合色吗?必须是啊,"光学三原色"可没有黄色什么事儿。然而波长570纳米的单一频率黄色光咋也是黄的呢?乱了……乱了……
颜色,是一种生理上的反应,是视觉神经对某种光谱的一种反馈。人眼只有三种视锥细胞,对颜色的分辨能力有限,无数种光谱的"黄光"看起来都一样,于是我们把它们都取名叫作"黄色"。我们的大脑把很多很多不同的反馈都取了名字,于是就有了赤橙黄绿蓝靛紫。如果是另一个物种来定义颜色,那么就会完全不一样,对于我们两种不同的颜色可能是同一种,而我们看起来没任何差别的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颜色。
至于"白光"也不是确定某种光,而是能一种感受的某类光。下面分别是太阳光、白光LED、手机屏幕,完全不同的三种光谱,它们都能引起同样的视觉感受,所以都是"白光"。
基础知识铺垫完毕,下面回答题主的问题,"白光"为什么如此特殊呢?
白光的特殊性,还是由人来决定的,或者说地球的环境决定的。生物感官有一个特性,就是尽可能把一个稳定的、基础性的值滤掉,或者说"适应"掉,更多的去关注那些变化的、差异性的东西。比如温度是一个连续的物理量,然而人感觉到的是冷或者热;含盐量是一个连续物理量,但是人们感觉的是咸或者淡。
视觉也一样,我们生活的星球,主要的光源是太阳光,所以我们将太阳光谱作为一种"基准值",或者说色觉的"零点"。当"绿色"成分比这个"零点"多,说明那个橘子还很酸,"橙色"成分多,说明它已经甜美多汁了。这才是题主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直觉上认为"白光"是"没有颜色"的,或者说,我们把"正常的"环境光源的感受定义为"白光"。就像人们觉得20摄氏度是"不冷不热"一样。
这个"零点"不是固定的,就像我们吃惯咸的口味会变,早上一拉窗帘觉得亮瞎眼一样。"白光"这个感受也不是一个固定值,摄影上叫白平衡,生活上我们看多了红色看白墙都发绿。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自然环境光的光谱也是多变的。日落前后,环境色温可以从2000K到10000K,所以,人类的眼睛也有相当宽的适应范围,以便在黄昏时分不会失去正常辨别色彩的能力。
房地产市场能够顺利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房贷的推动。如果没有房贷,房价也不可能涨到今天的高度。如果说房地产市场有泡沫,那么这个泡沫一定就是房贷。房贷的出现直接让购房者的购买力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随着通胀和收入的增长,购房者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小,回头看的时候虽然还款过程很长,但最后阶段压力很小,购房者对于贷款
2025-05-10 03:44:44
有人说日式风格太单调,白白的墙壁,配上原木家具,完全体现不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华感;有时连我也觉得,这种风格就像一壶白开水,简单到让人觉得无味。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人把家装成不豪华的日式,这种风格到底有什么魅力?让男女老少都喜欢它。看完下面这对年轻夫妻的新家后,答案一目了然!走进她家第一感觉
2025-05-10 03:37:04
东北农村大院平房东北小兴安岭木刻楞房北方农村地窨子南方人来到东北或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地农村,看见这些北方农村的住房基本都是一层平房,而不像南方农村家家都盖楼房。于是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拿南方农村普遍二三四层、装修得像城里人别墅一般的楼房跟北方农村的平房相比,这一下就把北方农村民居比下去了。相比之下,他们一
2025-05-10 03:14:49
暖气片为什么会熏黑墙面?使用暖气片的用户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烦恼——暖气片永久了,在暖气片正上方的墙面上,会留下黑色的印记。有人以为这是墙面被烫糊了,其实不是的,暖气片并没有这么高的温度。墙面变黑,主要是因为暖气在使用时,会有热气流向上方运动。空气中的灰尘遇到热气流后,会向四周退散。在后退的过程中遇到墙
2025-05-10 02:31:17
厨房装修好了,进入使用后,经常有人抱怨料理台面出现裂缝了,怎么回事呢,明明是石材质地,怎么那么容易出现开裂呢?该怎么处理呢?其实飞墨君告诉您,这是有预防方法的。毕竟防范于未然才是正确的,不要等到出现问题,发生经济损失了。究竟有什么方法预防呢?预防要从原材料、工艺、安装、使用四个方面来说。1.原材料:
2025-05-10 02:22:42
房屋吊顶为什么会开裂?因为吊顶太大,房屋存在沉降,吊顶材料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形,房间开空调温差也会引起裂缝。最简单的吊顶开裂修复也要在施工做好准备,在顶面沿墙一圈阴角都预留伸缩缝的,这样顶面不直接固定于墙上,伸缩有空间。裂了的话。把腻子铲掉,石膏板划倒 V ,用石膏嵌满,贴上绷带,然后再批腻子,做涂料
2025-05-10 0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