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毫克和克的换算公式(兽药临床使用中药物计量换算)

33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8 16:30:13    

常用药物的计量单位
1、固体、半固体剂型药物常用计量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微克(g),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1毫克=1000微克。  
2、液体剂型药物的常用计量单位:升(L)、毫升(ML),1升=1000毫升。
3、一些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药物常用“单位(U)”、“国际单位(IU)”表示。
抗生素多用国际单位表示,有时也以微克、毫克等重量单位表示。如青霉素G,1国际单位(IU)=0.6微克青霉素钠纯结晶粉或0.625微克钾盐,80万IU青霉素钠应为0.48克;1毫克杆菌肽=40单位,1毫克制霉菌素=3700单位,1克链霉素或1克庆大霉素=100万单位,1毫克=1000单位。 
 同时要注意药物有效成分与实际使用计量之间的关系,例如,硫酸卡那霉素有效成分75%,即每克含75万国际单位。
药物的含量
一般用比号“:”表示药物剂量与净含量的关系。例如某生产厂家出品的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标明10ML:1.0g,表示10毫升药液中含净药量为1.0克。1克=1000毫克,每毫升含100毫克(mg)。
正确计算个体给药剂量
家畜发病用药物治疗时,首先要看明白使用说明书是怎样规定的。如果已标明每公斤体重注射多少毫升,那就照此执行。但有时只标明每公斤体重多少毫克,那就要进行换算。用药量=猪体重(公斤)÷剂量(mg/kg)×一般制剂单位标示量(mg/ml、mg/片、mg/g),要先将单位标示量换算成(mg/kg)这种表示方法。
比如10ml:1.0的卡那霉素注射液,标明肌注一次量为每公斤体重15毫克,10公斤体重的猪应注射多少毫升?先换算:首先应明确10ml:1.0即10毫升含卡那霉素1克,1克=1000毫克(mg),每毫升含100mg,再计算10公斤体重需多少毫克,用量=10(kg)÷15(mg/kg )×100(mg/ml )=1.5(ml ),10公斤体重的猪每次应肌注1.5毫升。

相关文章

猫为什么入人家(狸花猫进家门预示着什么?)

狸花猫野性十足,却也可以家养,有的狸花猫还会突然进家门,这又会有着什么预示呢?狸花猫进家门并不预示着什么,狸花猫突然出现可能是家里有美味的食物引诱了猫,也可能是家里有其它的猫吸引了狸花猫的到来,可能是为了寻找异性的猫,也有可能是好奇驱使了猫的到来。狸花猫是什么样的猫狸花猫原产于中国,属于自然猫。狸花

2025-05-11 04:01:49

地暖为什么排水(地暖为什么要放水?)

地暖舒适度高,是冬季采暖的最佳选择。很多地暖用户都知道,地暖有时是需要放水的。那么地暖为何要放水,什么时候给地暖放水,又怎么给地暖放水呢?一般,地暖不热和长时间不使用时,就可能需要给地暖放水,具体方法请看下文。管道内有气导致地暖不热地暖不热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管道内有气,导致

2025-05-11 03:57:40

苗木为什么要包(嫁接后的苗木长时间不发芽,怎么判断它是死是活?)

嫁接过果树苗木的人都知道,接穗发芽最快的只要7天甚至更短,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发芽时间都是在嫁接后的第10到20天之间。由于品种不同,还有嫁接时间的不同,以及生长环境的不同,所以嫁接后接穗的发芽时间都是有一些差别的。在适合苗木嫁接的阶段,接穗发芽的速度通常都会快一点,平均15天就可以正常出芽。

2025-05-11 02:43:59

混凝土强度为什么很高(为什么有的混凝土早期强度高)

混凝土强度是工程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成为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施工单位等关注的重点。在混凝土生产和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混凝土早期强度(7d强度)偏高,28d以后强度增长缓慢,即“前期畸形,后期不良”。混凝土早期强度过快的增长,一方面影响后期强度的增长,另一方面早期强度过快增长往往伴

2025-05-11 02:26:45

吊兰为什么烂叶尖(如何防止吊兰叶尖枯萎)

经常注意浇水、喷水,保持盆土及周围空气湿润。因它的叶片较多,又悬于空中,或放置阳台通风处,需水量较多。这就要经常向盆土和叶面及盆周围浇水、喷水。一般夏、秋季每天可早晚浇、喷水1~2次;冬、春季可4~5天浇水一次,冬季少浇,春季稍多些。在每次喷水是加入新高脂膜这样才能保持盆土湿润,空气潮湿,同时还要及

2025-05-11 01:25:15

打水泥为什么裂缝(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原因及预防)

引言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和快速,并且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在路面上行驶比在沥青路面上节约油耗可达10%~15%。因此,近几十年来,水泥混凝土被大量投入到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但随之也出现大量的裂缝现象。其实,很多裂缝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其生成原因不够了解,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2025-05-11 01: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