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要介绍的一种童年常见的开花植物,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它的身影的了,它就是曼陀罗,一听起来就是不普通的花卉,它的花朵像一个个喇叭一样,一般是垂挂在枝条上,当然那也有一些品种花朵竖立开花。
曼陀罗花也叫大喇叭花,是一种可以四季开花的植物,长在偏南地区就是一些较为高大的灌木,而往北一些,则像是一些小灌木花卉,实际上它是一种热带花卉,多年前又较多的野生品种,不过因为它的毒性和环境的改变,现在比较多的就是园艺改良的品种,花色和花朵都更加好看,开花也会更加丰富。
小贴士:
曼陀罗是一种全株有毒的植物,不适合家里有小孩的家庭栽种,它的果实和种子有很强的毒性,盆栽或地栽养护都行,它的植株比较高大,生长强健,养护还是比较容易的。
栽培一般是靠播种繁殖,种子成熟后采摘,播种需要保证环境温暖,土壤湿润,在通风和光线明亮处播种,很快就能生根发芽。
幼苗长出来之后就要补充光照,养护期间保证盆土干透浇透,土壤避免积水,前期要避免暴晒,随着它的生长,等枝叶长得较为健壮之后慢慢增加光照。
曼陀罗在偏南地区基本上可以做到全年开花,在较为温暖地区可以保持夏秋季节开花,它的花朵是比较艳丽的,特别是一些园艺栽培的品种。
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就是曼陀罗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它会变成木本或草本植物,在热带是多年生的灌木,在温带地区就变成一年生的草本小花。
曼陀罗对环境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好,是一种野生容易蔓延的植物,就是有点怕冷怕涝,在热带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特别快,保证阳光充足,它就能旺盛生长了。
曼陀罗是一种害怕水涝的植物,所以栽培的土壤一定要有较好的排水性,避免积水,也不要种在低洼的地方。盆栽的时候土壤要选择疏松透气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不要用粘性过重的土壤。
曼陀罗是不适宜在室内栽种,它本身就是有毒植物,想要曼陀罗多开花,就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每天需要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才能满足它的花开需求。
幼苗生长期可以适当补充给散射光就足够,后期养护都要全日照养护,只需要避免土壤积水就足够了,适合粗放养护。
养护曼陀罗不需要经常施肥,它是一种比较耐贫瘠的植物,只需要每年在土壤中添加适当的堆肥土或缓释性有机肥就行了。
上图就是曼陀罗的果子,它的果实是长满了尖刺的,整个果实里面就含有较多多的种子,成熟后会变成红褐色。
曼陀罗的花朵则如下图,花朵看起来像是一个个喇叭,外国人叫它天使的号角,作为庭院观赏植物还是不错的。
养护期间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清除,之后定期喷一些多菌灵或百菌清之类的杀菌剂就能清除病害。
近年来,许多人在墙面装修的时候,都会选择刷乳胶漆,乳胶漆颜色丰富,耐脏和耐擦洗性出色,实用性高。但是,为何有的人家里的乳胶漆总是容易出现开裂,经过有老师傅提醒,才发现原来是这5点没做好。1、墙面粘结强度不够许多人在房屋刷乳胶漆后,老是出现开裂和空鼓,这主要因为墙面粘结强度不够,建议大家,将原先的墙皮
2025-05-12 23:48:02
安全插座到底要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安全插座才能保证儿童安全?现在市场上安全插座五花八门,个个都声称是“安全插座”,这给广大家长们在选购中带来了不少困扰,众所周知,市面上所谓的“安全插座”其实并不安全。伪劣产品众多。这也严重威胁儿童的用电安全。前段时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也曾对当前市场上的插座安
2025-05-12 22:58:21
买了大红酸枝家具,偶尔听到炸响怎么办?其实大红酸枝家具炸想属于正常现象。那是红木家具开裂发出的声音,不必大惊小怪。小编在网上查看到很多用户在购买大红酸枝家具之后,发现家具会有炸响的现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原因以及维修的方法:红酸枝家具之所以容易开裂炸响,主要是因为红酸枝属
2025-05-12 22:55:32
墙砖被师傅贴在墙上,时间没到过多久,就出现很多墙砖掉落,甚至有些还会大面积出现脱落的现象。有不少人的房主不知道其缘由,事后就会将所有的原因全部怪在贴砖师傅身上,责任是否真的如房主所想呢?责任的归属,对于这行业有接触过的人,都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施工人员的正确施工,确实对瓷砖脱落,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也
2025-05-12 22:40:24
1自吸泵怎么吸不出来水自吸泵抽不出水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自吸泵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出水的问题。这就需要找出具体原因加以排除。造成自吸泵抽不出水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以下三种可能性:1-1 自吸泵体内无引水或存水不足。只有自吸泵的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才能在起动。因旋转时的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进水管
2025-05-12 20:32:27
日常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朋友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高端户型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暗卫,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吗?今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主次功能房间的划分要求暗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豪宅户型面积过大,且面宽有限,进深过长,因此在户型内部就形成了一些“暗角”,相比于对采光通风要求更高的客餐
2025-05-12 2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