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的意思 !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27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27 13:20:03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读到了《孙子兵法》的「作战篇」,主要讲到了后勤保障工作,尤其是钱财和粮草,对于取得一场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更多内容,请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千万别低估了「后勤」的重要性!有时胜败全看它牛不牛!)


然而,对于把战争当作是「国之大事」的孙子来说,他其实真正想要教给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只如何用各种计谋去战胜敌人。


毕竟,战争一旦开打,便会对我军造成伤亡,哪怕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长远来看,也是很不划算的。



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不战则屈人之兵」呢?来和灵遥一起读读看孙子在「谋攻第三」里,都说了些什么吧。


01.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后伐兵


这是《孙子兵法》「谋攻第三」里很重要的一句话,也是不少朋友容易误读的一句话。


特别是在读到「上兵伐谋」这四个字的时候,如果你不理解孙子的「求全思想」,便会很容易把它理解成「在行军作战时,你要学会去使用计谋」。



其实,这里的「伐谋」,指的是「讨伐对方的计谋」,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厉害,然后主动退军。


春秋时期,晋平公想要攻打齐国,便派范昭为使者,去刺探齐国的军情。


在宴席途中,他便假借酒醉,对齐景公说,「想要讨您杯中的酒喝,您看可以吗?」齐景公说「这有何不可?来人,把我杯中的酒倒给客人。」范昭便一口干了齐景公杯里的酒,下人正要给双方斟酒,晏子便喝道,「且慢!给国君换一个新杯子!」


晏子的话,对范昭来说,实则是一招「敲山震虎」,警告他,身为臣子,切莫乱了尊卑,自讨没趣。


于是,在听了他的汇报后,晋平公也不得不因为齐国有贤臣,打消了进犯齐国的念头,这难道比不两军交战更厉害吗?


然而,「上兵伐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对方已经下定决心,非要吞并你不可时,你便要采取别的计谋,也就是「伐交」—— 通过破坏他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来削弱他的优势。


这样的案例,在战国时期,也是比比皆是。


苏秦合纵,要六国合力抵抗强秦,使得秦国十五年不能东向,张仪连横,游说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然后各个击破,便是连横。这两者放在一起,便是典型的「伐交」。



因此,以后别再只为故事里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将领们倾倒了,能够不费一兵一卒,便能退兵的,那才是真正的王者呀~


02.

以失败为前提来思考,

才是兵法智慧的根本。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了,这明明是一部兵法,为什么孙武反反复复告诉我们的都是如何在战场以外战胜对手呢?


这里,其实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放在历史长河来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是小概率事件。而也恰恰因为是小概率,所以只能成为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不能够成为可以推广的真理。


这就好比,虽然有人没什么文化也赚到的大钱,但是我们还是会反复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一个道理。



二一个是因为,焦虑和利益很容易驱使人犯错,你如果一上来便认为自己会成功,那么便很有可能会因为不把风险当风险,死在了骄傲自负上。


但是,你如果在做事前先假设这件事很难做成,那么,便会更加地谨慎,把任何一个可能的风险都当成是成败的关键,然后取得一个不错的结果。


因此,做人做事不妨都多听孙子的,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不要去做没有把握的事,不去打没有准备的仗,小心使得万年船。


03.

先知己,再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


最后,我们再来一起看看,究竟什么叫做「有把握」,在「谋篇」里,孙子一共说了五点。


第一点,便是「知可战不可战」,翻译过来就是「在动手之前,你就要知道能不能赢。」


对大多数人来说,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为人性弱点之一便是一厢情愿,尤其是在我们强烈渴望一个东西的时候,更是希望事事真的能够如我们预期的那样发展。



如果想要应对这一点,首先便要明白,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才是大概率事件,然后在每次想要行动前,先主动降低自己3成的预期。


这样,你哪怕最后没能做成,也能保持一个不错的心态,不被失败击垮。



第二点,便是「识众寡之用」,翻译过来就是「知道人多人少怎么管」。


这里说的呀,其实是你的管理能力。


比如,灵遥我自己,虽然一个人也可以把公众号给办下去,但是,多带几个人,结果却未必是1+1 > 2。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一点,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招过人,能够自己做的,都自己去做了。


所以,人多未必力量大,你得能hold住才行。



第三点,便是「上下同欲」,翻来过来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同样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人嘛,或多或少都有点自我意识,希望别人能够听自己的,能够顺着自己的心意来。



然而,这种想法,一旦放到职场里来,那就行不通了。


因为,你作为一个老板,如果始终不能够体恤员工的难处,不把员工当人看,那么,员工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很难去做到将心比心,认认真真地去帮你解决问题。


反之,你如果作为一个员工,始终没有把你的老板当自己人,对工作也是草草应付了事,那么老板有好处了,自然也想不到分你一杯羹。


因此,你无论是谁,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学会去理解对方,去体察对方的不容易。


第四点,是「以虞待不虞」。


这里的「虞」是预料、防备的意思,与「尔虞我诈」中的「虞」同义,这句话翻译过来,便是「未雨绸缪,以不变应万变」。



与我们平日里常说的「做好准备,取得成功」不同,这里的「准备」更多是做好最坏打算,宁肯没用上,也不能因为有破绽,被对方杀个措手不及。


比如,飞机起飞前的「安全通知」,便是一个典型。


虽然「飞机失事」这种事情,很多人这一生都遇不到一次,但是,我们仍然要防范万一,不可因为一时的疏忽,酿成了终身的遗憾。



最后一点,是「将能而君不御」,翻译过来便是「将领能干,君主又不干涉」。


但是,这一点要实施起来,是有难度的。


因为,对于你的领导来说,他事事都要管,事事都要承担责任,他的压力远远比你大,如果你还不准他过问,他一定要得焦虑症。


因此,你作为一个聪明的下属,平日里便要多主动向你的领导汇报,让他意识到你是个靠谱的人,把事情交给你肯定没问题。这样你才能够在自作主张时,得到领导的支持。


等你做到这五点后,你便会发现,对这件事成与不成,自己心里起码是有个底了,接着,你再去研究你的对手,做好防范,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上,便是「谋攻三」的内容。


最后,灵遥再次和你强调一下。


与作战类似,你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会发现,自己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其实是相当有限的。换句话说,你对于外在环境,能够把握和改变的,真的非常少。


因此,你与其是反复去琢磨人家会如何出招,不如先回归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决胜于千里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


祝好!


相关文章

为什么涂料老是开裂(为何家里的乳胶漆总是容易出现开裂)

近年来,许多人在墙面装修的时候,都会选择刷乳胶漆,乳胶漆颜色丰富,耐脏和耐擦洗性出色,实用性高。但是,为何有的人家里的乳胶漆总是容易出现开裂,经过有老师傅提醒,才发现原来是这5点没做好。1、墙面粘结强度不够许多人在房屋刷乳胶漆后,老是出现开裂和空鼓,这主要因为墙面粘结强度不够,建议大家,将原先的墙皮

2025-05-12 23:48:02

为什么防漏电插座不会漏电(从功能上识别插座安全性)

安全插座到底要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安全插座才能保证儿童安全?现在市场上安全插座五花八门,个个都声称是“安全插座”,这给广大家长们在选购中带来了不少困扰,众所周知,市面上所谓的“安全插座”其实并不安全。伪劣产品众多。这也严重威胁儿童的用电安全。前段时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也曾对当前市场上的插座安

2025-05-12 22:58:21

大红酸枝木为什么开裂(买了大红酸枝家具,偶尔听到炸响怎么办?)

买了大红酸枝家具,偶尔听到炸响怎么办?其实大红酸枝家具炸想属于正常现象。那是红木家具开裂发出的声音,不必大惊小怪。小编在网上查看到很多用户在购买大红酸枝家具之后,发现家具会有炸响的现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原因以及维修的方法:红酸枝家具之所以容易开裂炸响,主要是因为红酸枝属

2025-05-12 22:55:32

为什么墙身瓷砖脱落(墙上的墙砖老是掉,还是要讲点道理)

墙砖被师傅贴在墙上,时间没到过多久,就出现很多墙砖掉落,甚至有些还会大面积出现脱落的现象。有不少人的房主不知道其缘由,事后就会将所有的原因全部怪在贴砖师傅身上,责任是否真的如房主所想呢?责任的归属,对于这行业有接触过的人,都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施工人员的正确施工,确实对瓷砖脱落,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也

2025-05-12 22:40:24

水泵为什么频繁启动(自吸泵怎么吸不出来水)

1自吸泵怎么吸不出来水自吸泵抽不出水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自吸泵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出水的问题。这就需要找出具体原因加以排除。造成自吸泵抽不出水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以下三种可能性:1-1 自吸泵体内无引水或存水不足。只有自吸泵的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才能在起动。因旋转时的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进水管

2025-05-12 20:32:27

为什么有暗卫的房子(为什么豪宅多暗卫?)

日常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朋友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高端户型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暗卫,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吗?今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主次功能房间的划分要求暗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豪宅户型面积过大,且面宽有限,进深过长,因此在户型内部就形成了一些“暗角”,相比于对采光通风要求更高的客餐

2025-05-12 2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