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时期“其色尚白”西汉《礼记·曲礼》始有“冠衣不纯素”之记载
先秦时期,白衣是一种相当高雅漂亮的服装,广为女孩子喜爱。《诗经·郑风》中有一篇《出其东门》,称“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诗中的“缟衣”即素白色的衣服。由诗可见,当时男子把身着缟衣、头戴綦巾的“时髦”女孩当成自己心中的最爱。
白颜色的衣服在早期本是一种吉服,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才穿着。《史记·荆轲传》中记载,得知荆轲要去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他的朋友都穿成一身白,来到易水边上为荆轲送行,此即所谓“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在上古殷商时,白色还曾为贵族所喜爱,《吕氏春秋》即称,商汤之“其色尚白”。那么“缟衣”何时被看成了凶服?据考始于汉代。西汉戴圣所编的儒家经典《礼记》里有这方面的讲究,其中的《曲礼》篇记载:“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意思是,如果父母活着,子女便不能穿白衣戴白帽。
不过,对于白色不吉的说法古代不少名人不以为然,曹操就是其中之一。曹操生前曾亲自发动过一场“颜色革命”,向白色服饰不吉旧俗发起挑战。当时兵荒马乱,正是饥荒年,物资严重紧缺,曹操“裁缣帛为白帢,以易旧服”。白帢,是一种以缣帛为底料、不加染色的帽子,犹如上古皮弁。考虑到民间的禁忌,曹操不仅带头使用这种白色首服,甚至连参加宴会时都不脱下。白帢旋即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时尚,为魏晋士人所青睐。
但在曹魏亡国后,有人开始质疑曹操当年的“颜色革命”,认为白帢是一种妖服,本身就是一种不祥,“名之为帢,毁辱之言也”。《晋书·五行志》记载,《搜神记》一书的作者干宝即认为,曹操“缟素,凶丧之象也。”到南朝梁时,朝廷干脆将这种“白帢”规定为丧服,士庶男子日常闲居均不戴之。
“戴绿帽子”本无妻子“红杏出墙”内涵《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
在古代,白色衣装虽然有不祥之说,但并非下贱,着绿色衣装才被人看不起,特别是男人最忌讳“戴绿帽子”。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与当年着装等级划分有直接关系。在古代,绿、青、紫一度都曾是“贱色”,为社会地位底层人着装颜色。
但在先秦时期,穿用绿色的服饰并非都是下贱者。《诗经·邶风》中有一首被视为丈夫悼念亡妻的诗《绿衣》,诗里有“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的说法。可见当时穿绿色衣服与下贱并无联系,只是有违反礼制、绿黄混搭之嫌。
在汉代,“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头上“戴绿帽子”也很平常。《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当时汉武帝刘彻见到馆陶公主刘嫖的情夫董偃,便是“头戴绿帻”。帻即头巾,唐人颜师古注称:“绿帻,贱人之服也。”其实,颜师古所说的“贱”是唐人所持的一种服饰观念,汉代着绿者确实社会地位不高,但并未到“贱”的地步。
事实上,唐代才开始视绿色为贱。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奇政 ”条称:“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低级别公务员犯罪时,李封不予以体罚,让其裹绿头巾,羞辱他,故封演认为这是一种“奇政”。
从封演所记来看,在唐代时人们已不轻易戴绿头巾了。那么绿色与下贱到底是如何联系上的?可能与这么一个说法有关。明王可大《国宪家猷》、清翟灏《通俗编》等多种古人笔记中,均有这样的记载,在春秋时出现一种风俗,典卖妻女以求食者,绿巾裹头,以别贵贱。这不仅让绿色成为一种贱色,或许还是“戴绿帽子”的最早由来。
据考,真正以法令形式将绿色衣着与社会地位捆绑到一起的是元朝。《元典章·礼部二》规定:“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青与碧、绿为一色系,都是“贱色系”。
明代朱元璋继承了元朝的规定,据明余继登《典故纪闻》记载:“洪武十二年,始令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
从上述可以看出,不论是元朝,还是明朝,“戴绿帽子”都没有现在人们认为的妻子“红杏出墙”的内涵。从民俗演化来分析,这应该是古人骂人骂出来的意思。
上古周天子祭天“玄衣纁裳”唐高宗李治诏令“臣民不许着黄”明太祖朱元璋“禁庶人服色用黄”
在古代服饰颜色中,黄色的地位变化是最大的。黄色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专用色,其实一直到隋唐才被确立,而在此之前并无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以土德为王”,中原之土为黄色,后世遂崇尚黄色,黄色逐渐变成了一种权力和尊贵的象征,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主观解释。
就《绿衣》一诗中“绿衣黄里”的说法来看,先秦时期普通人也用黄色布料来做衣服。而在秦汉时期则规定:“轿夫为黄”。黄色分配给卖苦力者使用,以区别身份,所以张角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为统一头裹黄布,就很好理解了,这支农民军也因此被称作“黄巾军”。
黄色出现在帝王服饰中,应在上古周代。《周易》中有“天玄地黄”的定义,周天子在祭天时的着装是“玄衣纁裳”,即黑色面料的上衣,赤黄色的下裳,但此时的黄色并非帝王专用色,而且不是“黄袍加身”。
黄色成为皇帝的御用服色始于隋代,隋文帝杨坚穿黄袍临朝,不仅庶民不得使用,就连皇帝身边的重臣也一律不准僭用黄色。以后历朝遵行其规,连颜色深浅都有规定。
唐高祖李渊以赤黄袍巾带为常服之后,有臣僚上奏称,赤黄色近似太阳的颜色,“天无二日”,于是“赤黄色”为帝王所专用,臣民一律不得乱来。唐高宗李治于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继位后诏令规定:“臣民不许着黄”。后来的明代,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所颁布的第一条服饰禁令即是“禁庶人服色用黄”。
汉族皇帝这一着装专属,也为少数民族政权所效仿,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时甚至连“近黄色”都不允许老百姓使用,一种用素绢制作、抹上桐油的雨衣(油衣),因为色近“纯黄”被禁。
清朝的服装颜色规定更被细划:皇帝专用赤黄色,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下属各王及职官,只有赏赐才能“着黄”,如黄马褂。
宋代朝廷“恐色”忌讳多多宣和末年坊间传出“腰上黄”乃不祥之兆
对于服装颜色控制最严、忌讳最多,最为敏感的可能算是赵姓宋朝,史书上关于宋朝廷在服饰上“恐色”的记载很多。
南宋初建之时,还没有条件及时更易服制。宋周煇《清波杂志》“绍兴置衫帽”条记载,朝臣“一时骤更衣制,力或未办,及权宜以凉衫为礼,习以为常。”
凉衫是用未经染色的细麻布制成,夏天穿着,透气凉爽,所以连一般的士大夫也竞相穿着,成为时尚。但不几年即遭到礼官反对而被禁穿,就是因为这种衣服是白色的。
《宋史·舆服志》记载,“凉衫,其制如紫衫,亦曰白衫。乾道初,礼部侍郎王俨奏:‘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陛下方奉两宫,所宜革之。”当时的宋孝宗赵慎信以为真,真的下诏令禁止了。好端端的凉衫成了“凶丧之服”,从此只可在治丧时穿用,其他场合不准穿。
南宋“恐色”缘于北宋就“恐色”,据传北宋灭亡与“腰上黄”的出现有关。北宋时,有一种叫褙子的女性服装,对襟直领,两襟之间不设钮扣,也无襟带,内衣容易袒露出来。(因为“露”,这种褙子后来成为元代青楼女子的“职业装”。)
为避免尴尬,宋代制作出了一种宽阔的腰巾,名为“腰围”,裹在腰间。在赵佶(宋徽宗)当皇帝时的宣和末年,京城女性中间流行使用一种黄色腰围,人称“腰上黄”。黄色本为宫廷用色,平民百姓不得僭用,但当时北方金兵来犯,在服饰颜色管理上朝廷根本顾不过来,也无心过问。
在金兵攻下京城,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后,坊间传出了“腰上黄”乃不祥之兆的说法,所谓“腰上黄”不就是“邀上皇”吗?宋岳珂《桯史》中“宣和服妖”条是这么记录的:“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妇人便服不施衿纽,束身短制,谓之不制衿。始自宫掖,未几而通国皆服之。明年,徽宗内禅,称上皇,竟有青城之邀。”
显然,这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腰上黄”与皇帝被掳、北宋灭亡无半毛钱关系。《桯史》当时即反驳:“金虏乱华,卒于不能制也!”
在家中,餐厅是一家人聚餐的地方,也是促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关键。良好的餐厅风水,能促使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财源广进,凝聚家庭成员的向心力。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下餐厅风水。一、餐厅的方位和格局对风水的影响1、风水学认为,餐厅应该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最好是位于住宅的中心,这样的布局不仅是备餐和进餐
2025-05-19 02:39:54
天花吊顶管理,以防裂、防锈斑为目标,减少客户投诉,隐蔽工程验收是管理的重点。1)空调回风口部位应有木框固定风口,在天花施工过程中风机应有保护和遮挡;天花吊顶,吊灯位置须预埋设置;2)石膏板的安装必须采用自攻螺丝固定,采用枪钉固定易变形、发锈;吊杆长度超过 1500mm 须设反向支撑;3)为防止石膏板
2025-05-19 01:56:19
门窗作为家居的重要部分,合页虽小,却在日常开合中起着关键作用,今天就来聊聊门窗合页那些值得关注的知识。一、合页的类型及特点1. 普通合页:这是最常见的类型,一般由两片页板和一个销轴组成。结构简单,价格亲民,常用于普通室内门,能满足基本的开合需求。但它承重能力有限,若用于较大较重的门窗,长期使用可能出
2025-05-19 01:06:21
网上到处在传“入户消杀”后,消毒剂导致实木地板开裂,电器直接损坏,冰箱里的食物被腐蚀,网上因此都要吵翻天了,说为什么不用紫外灯或者臭氧消毒,甚至质疑消毒剂是否有效,这时候我就想为大家科普一下消杀方法之间的区别。 第一种紫外灯消毒,其原理是抑制微生物DNA复制,杀灭细菌病毒,其中紫外线消毒受很多因素影
2025-05-19 00:50:17
家庭装修中的木工制作,油漆多选用清漆,这主要是由家庭装修的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水平决定的。20世纪90年代,聚酯漆传入我国后,很快便取代了清漆,成为家具用的主要油漆。聚酯漆的优点很多,不仅色彩丰富,而且漆膜厚度大,喷涂两三遍即可,并能完全把基层的材料覆盖,所以做家具在密度板上直接喷聚酯漆就可以了,对基
2025-05-19 00:15:20
卫生间防水这个不是绝对的,国标对卫生间防水高度是1.8m,非淋浴墙原则上做到1.5m就可以了。并且卫生间分干区与洗澡湿区,干区不一定要做防水,而洗澡的湿区墙面防水要全部做到楼板底。因为冬天洗澡时的冷凝水很大,不比沐浴时溅到墙面的水少,而且所有墙面都是有水的,所以墙面应该全部做防水,而不是仅1.8m高
2025-05-18 23: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