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10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10 21:24:12    


1.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1)曝晒或风大,水分蒸发过快,出现的塑性收缩裂缝;

2)混凝土塑性过大,成型后发生沉陷不均,出现的塑性沉陷裂缝;

3)配合比设计不当引起的干缩裂缝;

4)骨料级配不良,又未及时养护引起的干缩裂缝;

5)模板支撑刚度不足,或拆模工作不慎,外力撞击的裂缝。

2.预防措施:

1)成型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表面要求光滑,可采用架空措施进行覆盖养护;

2)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不宜过大;搅拌时,严格控制用水量;

3)水灰比不宜过大,水泥用量不宜过多,灰骨比不宜过大;

4)骨料级配中,细颗粒不宜偏多;

5)浇筑过程应有专人检查模板及支撑;

6)注意及时养护;

7)拆模时,尤其是使用吊车拆大模板时,必须按顺序进行,不能强拆。

3.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修补

1)混凝土微细裂缝修补

①用注射器将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甲凝溶液粘结剂注入裂缝内;

②注射时宜在干燥、有阳光的时候进行;裂缝部位应干燥,可用喷灯或电风筒吹干;在缝内湿气逸出后进行;

③注射时,从裂缝的下端开始,针头应插入缝内,缓慢注入;使缝内空气向上逸出,粘结剂在缝内向上填充。

2) 混凝土浅裂缝的修补

①顺裂缝走向用小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V形,宽约5~6mm,深度等于原裂缝;

②用毛刷将V形槽内颗粒及粉尘清除,用喷灯为或电风筒吹干;

③用漆工刮刀或抹灰工小抹刀将环氧树脂胶泥压填在V形槽上,反复搓动,务使紧密粘结;

④缝面按需要做成与结构面齐平,或稍微突出成弧形。

3)混凝土深裂缝的修补 做法是将微细缝和浅缝两种措施合并使用:

①先将裂缝面凿成V形或凹形槽;

②按上述办法进行清理、吹干;

③先用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向深缝内注入环氧或甲凝粘结剂,填补深裂缝;

④上部开凿的槽坑按浅裂缝修补方法压填环氧胶泥粘结剂。

相关文章

木头衣柜起泡为什么(家里衣柜竟然是因为这个才起鼓变形的)

俗话说:“马靠鞍装,人靠衣装”。尤其对爱美人士而言,拥有一个空间较大的衣柜可以放下自己心爱的衣服。 随着衣柜的流行,各种各样的款式、材料的衣柜也开始出来。使消费者在挑选中眼花缭乱,但往往不是所有人都是幸运的可以挑选好的衣柜,有些衣柜没买多久就开始起鼓变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衣柜起鼓变形的原因,以及

2025-05-10 18:34:18

桑树为什么要修剪(种植桑树的技术和管理有哪些)

种植桑树的技术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桑地的选择和整理: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面平整,能排能灌的土地。栽桑用地必须全耕、清除杂草,按行距80~90cm开沟(深40cm、宽35cm),沟内施足基肥(每亩土杂肥3000~5000公斤,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公斤),接着回土拌肥,碎土填平,然

2025-05-10 18:14:44

为什么泡沫可以隔热(泡沫的特点和回收的必要性)

泡沫是一种由聚合物发泡制成的材料,通常用于包装、隔热和防震等领域。常见的泡沫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EPS)、聚氨酯泡沫(PU)、聚乙烯泡沫(PE)等。泡沫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轻质:由于泡沫的内部是充满气体的空腔结构,所以重量相对较轻。2. 隔热:泡沫中的空气腔能够有效隔绝热量的传导,具有较好的隔热

2025-05-10 16:44:18

人防验收为什么难(人防工程主体结构验收时应注意的问题)

外墙混凝土观感质量验收验收条件  1、外墙砼达到足够的强度。  2、墙上的模板全部拆除。  3、外墙的施工螺栓已经切割干净。  4、没有对外墙进行任何形式的缺陷修补。  5验收场地周围的杂物和积水已清理完毕。  6、外墙的阳角线已经弹好(一般只在外墙的各个角弹出轴线、并标出轴线号)。  7、按照规定

2025-05-10 16:43:12

为什么强制缴纳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强制缴存!)

:您好,请问工资待遇怎么样呢?:我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并缴纳社会保险。:那住房公积金呢?:公积金不是强制缴存的。不少单位和个人都误以为社保是强制性,而公积金不是强制缴存的,今天就为大家解惑!误解出现的原因公积金与社会保险不同。公积金是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从法律位阶上来讲属于行

2025-05-10 16:35:06

建筑物楼梯为什么要设置滑动支座?

楼梯的滑动支座在施工中我们并不鲜见,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后,建筑物的楼梯设计基本都设置了滑动支座。很多同行知道如何按图施工,但对于为什么设置滑动支座,其原理是什么并不了解。我们就简单的了解一下。不设置的滑动支座的楼梯会出现类似于斜撑的现象,在框架结构中相对于梁柱的刚度极大。分配的地震作用很大,而我们设

2025-05-10 1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