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扬州盐商名天下,何来一座帝王宫——说说扬州皇宫的前世今生

1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19 12:36:21    

文昌阁,堪称是扬州的市中心,城市地标所在;繁华之地,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位于文昌阁东北角上的万家福商城向北几十米处,在现代楼宇的夹缝中,有一座红柱金粉、黑色大理石基座的四柱仿古牌坊,上题四个金色大字——皇宫广场。

皇宫位于古城西北区域汶河北路东侧,东西直巷。东至院东街,西至汶河北路。巷道南侧有一条南北巷道经万家福商场停车场至文昌中路。巷道东西长约130米,宽约5米,沥青路面;南北长约90米,宽约3米,水泥路面。

(高大气派的皇宫牌坊)

人们不禁要问:扬州自唐始到宋,乃至元、明、清、各朝历代,从来就没有帝王定过都。怎么扬州就突然冒出一座皇宫来?

细说起来,扬州到是曾经有一位皇帝居住过的。那是隋朝最后一位皇帝隋炀帝杨广,为避战祸,在扬州居住过2年左右时间,最后被部下缢死于宫中。

但当时杨广是将大隋朝的都城定在了洛阳,而并不是定都于扬州。

(隋炀帝杨广也是一位帅哥)

俗话说: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今天,小编就来详细讲讲扬州皇宫的前世今生。众所周知,如今在市中心的汶河路上,坐落着堪称扬州城的地标建筑——文昌阁。

文昌阁,顾名思义,供奉着文昌帝君。在中国古文化史上,文昌帝君的全称为:“九天定元保生扶教开化主宰长乐永佑灵应大帝”。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文昌即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民间认为: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集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爱民如子于一身。因此,文昌帝君受到了中国历代百姓和学者们的广泛尊崇。

(城市地标文昌阁)

文昌阁原先建在汶河的一座文津桥上,明清时期这里属扬州旧城的范畴,附近官府衙署林立。

众所周知,扬州因盐而盛,原因是朝廷将管辖两淮盐务的衙门设立在扬州。衙门之名叫两淮都转盐运使司,长官称盐运使,从三品官衔。

这可是一个人人向往的肥缺:年收入高达十几万两纹银,更不用说另外还有灰色和黑色收入了。

(两淮都转盐运使司)

朝廷通常是派遣心腹担任此要职,令他对皇家忠心耿耿,提供特殊服务。盐运使中,不乏有识之士,他们崇尚文化,诗酒风流,是有名的文章太守,如卢雅雨、曾宾谷、方濬颐等人。然而,时间一长,朝廷对盐运使仍不放心,决定采取组织措施,委派更宠信的官员予以监督。

起初,这类监督官员纯粹是临时性的,随时根据需要,出京巡视,官名为巡盐御史。后来,因盐务繁忙,巡视忙不过来,干脆改为常任。

两淮地区的巡盐御史,便长期驻扎在扬州城里。职责专管盐务,监督盐运使遵章守纪,巡盐御史又称盐政。

(皇宫的位置原来是盐政院衙门所在地)

巡盐御史廨署,又称扬州察院、盐漕察院、扬州使院等。与两淮盐运使司衙门不在一起办公,一个在西,一个在东,隔着一条小秦淮河。

这清代两淮盐漕察院的驻地,就是现在的皇宫所在地。当时的盐政院衙门气势不凡,占地颇大,三路三进房舍。盐政院内有宏敞的建筑群,还有幽雅的庭院,遍栽竹子。

《嘉靖维扬志》曰:“都察院旧为巡按提学诸使治所。弘治年间,改为巡盐御史治所。嘉庆七年(1528)御史李佶拓买基地改建”,清称“两淮盐政院署”。

(如今的皇宫主街道)

清康熙年间,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便居驻此处。其内有一眼著名的泉水——“桃花泉”,曹寅甚爱其泉,曾作《桃花泉》诗以赞。其序云:“泉在使院西侧,味淡于常水,卧疴数日,始试此泉。”旧时筑有井台及桃花泉书屋,为曹寅与宾客赋诗唱和之处。

曹寅和他的妻舅李煦,轮流在盐政交椅上坐了多年,多次负责接待南巡的康熙皇帝。曹寅在扬州任上,很有一番作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曹寅在兼任盐政之时,除了为朝廷管理盐税征收之外,还承担编撰刊印《全唐诗》等书籍的重要任务。

曹寅经常在扬州盐政院内办公,甚至把江宁织造的许多事物也搬到扬州来处理。公务繁忙,疲于奔命,直到最后累死在扬州盐政的任上。

(曹雪芹的爷爷曹寅)

世间万象,物极必反。清中叶,朝廷调整盐务政策,扬州盐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朝廷淘汰盐务冗员,盐政由两江总督兼任,盐政院迅即衰落。

于是,一个重大问题便摆在了当时的扬州地方官员们面前——盐政院衙门占用的这一大片黄金宝地,该派作何用场?

对此,扬州的地方官不敢擅自作主,只得在衙门内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的神位,逢时逢节,焚香祝告,顶礼膜拜。对于这座虚拟的宫殿,老百姓戏称它是“皇宫”。

请注意:扬州的皇宫便从民间百姓们的口中诞生了!

盐政院衙门用作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的神位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时值辛亥年,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清朝廷被推翻,扬州的这座“皇宫”从此便断了香火。

1925年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扬州人民在皇宫内举行了公祭仪式。从此,皇宫的主体建筑便被命名为“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右立者为宋庆龄

从此以后,每年孙中山先生的诞辰和忌日,都要在此集会祭奠。皇宫的称谓却一直没变。

1926年,扬州当地士绅王柏龄、戴天球等人在皇宫创办了私立扬州中学。之后,在其闲置的校舍上由张啸虎创办了私立扬州竞进小学(即扬州小学)。

(民国时期建于皇宫内的扬州小学)

1937年12月14日,日寇占领扬州后,学校停办。日军在此建立了军中妓院,取名“柳屋旅馆”。

1949年5月,平民、邗江、同仁中学合并为私立集美中学。

建国后,1951年初私立集美中学与私立扬州中学合并,改名为私立新华中学,校址就设在皇宫内;而中山纪念堂,则成为学校的小会堂和教师们的办公室。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新华中学迁至扬子江中路,皇宫旧址新建起皇宫广场和住宅小区。

(当年学校内部分布图)

经过历史的变迁,往昔盐政院旧貌,悉数荡然。原盐政院署和桃花泉也早已难觅踪迹;原院署内的一对御赐看门石狮,被移至住宅小区沐浴休闲中心门前;皇宫街道也随之改造拓宽。

随后,市考古队对皇宫基建工地进行了二次考古发掘。清理出了唐代木结构排水沟遗迹,沟内堆积着成千上万件陶瓷器残片及完整器物,集中了全国著名窑口的产品。

在清代的地层内还清理出6口水井,井内出土了大量青花杯、盘,尤以宜兴生产的近50把紫砂茶壶和汤匙等最为珍贵。

(民国时期的扬州中心旅社旧址)

中心旅社的高台阶前,由栏杆围起一隅,插株石笋,或说即是昔日盐政院桃花泉的遗址。

皇宫里还有一个院东街。巷名的由来,盖因街道地处两淮盐政院署故址东面,故名院东街。院东街位于古城西北区域文昌中路北侧,南北向巷道。南至文昌中路,与嵇家湾相对;北至十巷,与观风巷相接。街道长约130米,宽约3米,仿面包砖路面。

(皇宫院东街)

旧时,院东街南至三元路,南段东侧有一条名为“德星街”(今并入九巷)的东西向巷道,中段西侧有一条东西向小巷通皇宫。

解放初期,院东街的南端为扬州市人民法院;院东街的北首为扬州市人民检察院。

......

沧海桑田,乃是历史发展规律。然而,历史遗迹仍令人追寻怀念,哪怕只是一处地名。

其实,这也正是“皇宫”的地名,至今仍为扬州百姓口口相传,至今不衰的真实原因。

相关文章

为什么吊兰枯萎(夏季吊兰换盆全攻略:让你的吊兰焕发新生!)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吊兰,总是绿意盎然,而自己的吊兰却总是显得有些萎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吊兰换盆的那些事儿,让你的吊兰也能焕发新生。吊兰可真好养为什么夏季需要给吊兰换盆?吊兰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室内植物,但即使是最容易养的植物,也需要定期换盆。特别是在夏季,吊兰的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容易充

2025-04-30 17:25:28

窗台为什么有水(窗台渗漏水是窗户框问题还是外墙问题?)

最近有很多用户问我们窗户漏水问题,也有很多用户在我们这儿下单备注是窗台漏水+外墙漏水,从这些可以判断出来很多人都对窗台漏水还是外墙渗水分不清楚其中有个用户,阳台未封之前很多外墙面与天花板交接处的水滴下来,导致阳台潮湿有水,于是在封了阳台做了玻璃落地窗后还是漏水,因此我们判定是窗台漏水但是用户始终不相

2025-04-30 17:10:09

地线为什么长(为什么家里的插头,地线插销要比其他两根长一些?)

插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众所周知,我国插头分为两脚和三脚插头。家用电器(特别是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三脚电源插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家用电器漏电。三脚插头插上电源插座时,就分别与火线、零线和接地线连通。火线、零线保证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中间的接地线属于保护接地。 插

2025-04-30 17:05:16

为什么浇水防冻(了解浇灌防冻水的八大好处)

随着冬季到来,园林中各种防寒措施一一排上日程,其中浇灌防冻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园林植物顺利过冬并在次年茁壮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好处主要如下:【1】浇灌防冻水的八大好处:1、增加土壤墒情:为根系活动层储蓄较充足的水分,满足越冬返青对水分的需求。2、稳定地温,防寒保墒: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可缓和

2025-04-30 17:04:49

砖胎膜为什么要抹灰(承台施工还用砖胎模?板胎模降本增效!)

承台、基础梁和集水井等侧模不易拆除的部位,传统方式是采用砖胎模,但是存在工艺流程多、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而且砌筑后还需抹灰才能进行底板防水。砖胎模施工为解决传统砖胎模施工弊端,板胎模应运而生,一般是由水泥、粉煤灰、陶粒为主要原材料成的轻质混凝土条板,目前也有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板胎模,更加轻

2025-04-30 17:01:44

屋面渗漏为什么(做好这4个方面,杜绝屋面渗漏)

现在屋面形态越来越复杂,屋面工序不断增加,各类防水建材也是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屋面工程管理困难,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那其中渗漏无疑是最严重的问题,交房前项目担心,交房后业主揪心。不仅影响项目品质,也拉低第三方评估成绩;还为业主埋下大雷,影响企业品牌口碑。现在各大房企对屋面检查要求越加严格,考核

2025-04-30 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