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首都是建在南京的,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的时候,首都依然还是在南京。但是,朱棣继位之后,却开始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并于永乐十八年,将首都迁到了北京。
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用十多年的时间去建设北京城,并开通运河,打通南北漕运,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迁都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北宋灭亡到明朝建立,这两个半世纪里,北方地区先后被金国和蒙古所统治。金国和蒙古对北方汉人的剥削程度要远远超过唐宋政权,在他们的统治之下,这里的汉人经常奋起反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里同样有两百多年没有被汉人政权所统治了。百姓对于明朝政权不见得有太多的信任,他们随时都在担心明朝将来还会再次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所打败,向南宋一样将他们抛弃在一旁。
所以,想要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赢得民心,让百姓对明朝政权更加信任,迁都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才登上皇位的。明眼人都知道,他其实就是叛乱。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杀死了大量南方的官员,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南方的读书人。也就是说,他和南方的势力集团是有着大量的矛盾的。这些矛盾平时可能不会显现出来,可是,一旦到了特殊时期,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但是,北京就不同了,那里是他的大本营,一旦迁都北京,朝中的官员就必须跟着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和南方势力集团之间的联系。到时候,还不是朱棣说了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朱棣从20岁开始就到北京当王爷,他这个王爷可不是来吃喝玩乐的。他是来镇守边疆的。到北京的时候,北京城早就被徐达的一把火烧得差不多了,留给他的就是个一穷二白的城池。所以说,北京重镇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北方的防线也是他一点一点联合、组织起来的。
朱棣在北方有着雄厚的统治根基,想要有效地阻止蒙古南下,抗击蒙古,他就必须把首都迁到北京。这样才能更好地布置战线、调度军队、指挥战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金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导致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再加上他们更多的只知道圈地养马,对百姓进行掠夺。在恢复经济和生产方面,金人和蒙古人做得就比较差了。所以,在他们统治的那两个半世纪里,北方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朱棣迁都北京,打通了南北的漕运,这就加强了南方和北方的经济交流,大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所以说,迁都北京,不只是对朱棣有好处,对于整个大明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它可以更好地巩固大明的统治。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正确的。当也先南下,围攻北京的时候,于谦他们就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北京保卫战。
一、恶意透支非法占有信用卡信用额度,恶意刷卡不还,相当于犯罪。二、信用卡TX所谓的TX是指利用非正常手段制造虚假交易将信用卡额度内资金以现金方式套取。信用卡TX也是违法行为,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三、逾期还款还款超过银行规定最后还款期限,导致不良信用记录。逾期还款6次就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信用卡。四、
2025-06-07 01:21:35
世界上那些中了彩票巨奖的人,大多数最后的生活都变得穷困潦倒,甚至不如从前。爸爸是亿万富翁,传到儿子、孙子基本就败光了,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什么决定人生穷富?人生穷富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是因为穷人和富人拥有的资产类型不同。资产的内涵是现金流,资产产生现金流的不同
2025-06-06 23:59:13
没有这三点,就无法成为资本价值思维的开创者。如果这三点不完善,又怎么能获得融资呢?融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我认为,融资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人。一切都是人做的,创始人不行,一切都不行。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具有价值呢?→首先,他们必须有超前的思维方式,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
2025-06-06 22:38:30
所谓小额信用贷款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小额信用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目前,不少家庭或是个人都喜欢选择小额信用贷款。那么申请小额信用贷款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2025-06-06 21:58:35
P2P网贷行业火爆,也衍生出了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系数的P2P理财产品,让网贷投资者目不暇接,甚至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后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笔者根据投资标的的内容和性质做了一下分类,让投资人从更清晰的角度选择安全,适合自己的网贷理财产品。网贷理财产品分类:目前市场上,P2P理财产品主要分成五类产品:票
2025-06-06 20:58:30
专业的股票配资是指由具备相关证券从业资格、拥有专业投资管理经验、风险意识强、遵守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条件的机构或个人,为投资者提供的股票杠杆交易服务。这种通常包括提供资金、交易平台、风险控制、交易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专业的股票配资通常会提供较高的杠杆比例,使得投资者可以通过较少的资金参与更大的市场交
2025-06-06 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