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高姓起源----渤海高氏始祖是高傒

6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3 21:46:19    

高氏图腾

根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高氏在中国有1710万人。高氏在中国各大姓氏中排第十五位,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068%。中国历史上,高氏称帝王者有十四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

,山东临淄高傒公墓

一、高姓渊源

1、源于高傒。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汉朝时的渤海郡蓨县

2、源于齐惠公(姜姓,吕氏,名元)之子。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源于鲜卑族。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熙元493~496年)大力实行政治改革,推行文化上汉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鲜卑族拓拔部寔娄氏部落改为高氏,后融合于汉族;

北齐时期,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齐,文宣帝高洋赐他们“高”姓。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氏贵为北齐政权的国姓,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高氏祠堂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多啰氏、高佳氏、高尔吉氏、萨克达氏、郭啰啰氏、郭尔佳氏、清朝中叶以后许多冠汉姓为高氏。

5、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羽真氏族部落首领高朱蒙(高邹牟)于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了高句骊国,朱蒙自称是高阳氏之苗裔,所以改为单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句骊国的统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到了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骊国被唐朝军大总管徐世勣(李勣)和安东都护薛仁贵联军所灭。其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氏族人迁居中原内地,世代沿称高氏。

湖南宁乡沩山乡沩水村高氏宗祠

6、“高”字开头的复姓简化。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改为单姓“高”。

7、源于官位。一是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高庙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庙令的后裔子孙中,到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之际,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令氏,后简化为单姓高氏、庙氏,世代相传。二是出自晋朝时期官名高力督(全称为高力督军,是西晋时期设置的军制官称,负责掌管高力军种,也就是统领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外线作战军团),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力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力氏,后简化为单姓高氏、力氏、督氏,世代相传。

山东省新泰市新汶办事处张庄社区高氏祠堂

8、还有汉朝的匈奴句(音勾)王宜冠侯高不识后裔;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改高姓;回族中如元代学者西亚人高亨及子高克恭,其先世为西域回回,随蒙古征服者入关,落籍山西,以高为姓。在南方,则有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哈尼族、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锡伯族、回 族、东乡族、裕固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中的高姓。这些民族的高姓,或是其先祖由汉文化汉化而来,或是按少数民族译音确定,或是接受官方赐姓而得。

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板桥村高氏宗祠

二、历史上高姓的分布和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渤海郡蓨县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2007年厦门世界高姓宗亲首届联谊大会

三、当代高姓的人口及分布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710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从明朝至今近600年多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增加到1710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

四、历史上的高姓郡望

世界高姓宗亲联谊会会旗

1、渤海郡:汉文帝前元14年(公元前166年)置渤海郡,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沧县旧州镇)。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沧州市东部、天津市东南部、山东省德州市东北部(乐陵,庆云一带)、山东省滨州市北部。东汉时,高洪为渤海太守,在郡内蓨县(今河北景县南)落户定居,其后裔高允为北魏宰相,高欢为北齐政权奠基人。高洋建立北齐王朝,高颎为隋朝宰相,高俭(字士廉)、高冯(字季辅)、高郢(字公楚)、高璩(字莹之),是唐朝宰相。

2、渔阳郡:秦始皇设置。汉朝时郡治渔阳县(北京密云西南)。下辖渔阳、雍奴等十二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北丰宁、昌平和北京密云、顺义、平谷、通县以及天津宝低、武清等县。

北魏宰相高间是渔阳郡雍奴县人。

台湾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为大会题词

3、辽东郡: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姬平置郡。郡治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范围约相当于现在的辽宁省。西晋时改为辽东国,后复郡。十六国后燕末(晋元兴三年)部分地被高句丽占有。北燕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齐时废。北魏著名谏官高道悦,是辽东新昌县(今辽宁海城县北)人。

4、广陵郡:初设于汉武帝时。治所是广陵县(今江苏扬州)。辖四县。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宝应、高邮、江都、扬州等县市。三国时吴国丹阳太守高瑞家族居住在广陵。高瑞第四世孙高埋和高埋之子高肖都是著名孝子。高埋幼年丧父,13岁时遇饥荒,自己以菜充饥,留粮食给母亲吃.还能关怀爱护幼弟.高慢后来在晋朝做官,把家迁至袜陵。高瑞十四世孙高智周,是唐朝宰相。

5、河南郡:秦朝时名三川郡。汉高帝改为河南郡,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辖二十二县,辐境大致相当干今河南省孟津、很师、巩义、荣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妆阳、伊川、洛阳等县市。北魏孝文帝推进权化改革,迁都洛阳,令鲜卑人改用仅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并以洛阳为籍贯。北齐时,原魏皇族元景安、元文遥被北齐皇帝踢姓高。因此,高景安、高文遥都成为洛阳高姓名人。

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为《中华高姓大通谱》题谱名

五、高姓堂号

1、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

2、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

高姓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供侯堂"等。

2011年中国高家历史文化高峰论坛

六、高姓历史名人

高柴:(生卒年待考),齐国人。春秋时期孔子门生,孔子认为他是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渐离:(生卒年待考),战国末年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

高欢:(公元495~547年),字贺六浑,渤海蓨人。北魏、东魏将领、重臣,北朝齐国奠基人,被其子追尊为献武皇帝(天统元年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高仙芝:(公元?~755年),高丽(朝鲜族)人,著名唐朝将领。

高适:(公元702~765年),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杜甫、岑参等著名诗人交好,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候,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代表作有《燕歌行》等。

高怀德 (926—982),字藏用,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

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高琼 (935-1006),字宝臣,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大将。历任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他屡立战功,不识字而晓达军政。澶州之战时,与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为“澶渊之盟”的订立立下大功。

高皇后:(公元1032~1093年),安徽蒙城人。高皇后是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宋神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宋哲宗立,尊为太皇太后,权同听政,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她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斥逐变法派,凡宋熙宁、宋元丰所建新法,次第刬革略尽,史称元佑更化。临政凡九年。逝世后谥号“宣仁圣烈皇后”。

高汝砺:(公元1154~1124年),字岩夫;应州金城人(今山西应县)。著名金右丞相,封寿国公。

高克恭:(公元1248~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山西大同),居于燕京(今北京),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著名元朝画家。

高则诚:(公元1305~?年待考),名明,一字晦叔,号莱根道人;瑞安人(今浙江永嘉)。著元朝名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传甚广。

高启:(公元1336~1374年),字季迪,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明朝初期诗人。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比拟“初唐四杰”。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以及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攀龙:(公元1562~1626年待考),初字云从,后字存之,别号景逸;直隶常州府无锡人(今江苏无锡)。著名明朝东林党首领之一。

高一功:(生卒年待考),米脂人(今陕西米脂)。著名明末农民军将领,随李自成起兵反明。

高斗魁:(公元1623~1670年),字旦中;浙江鄞县人(今浙江宁波)。著名清朝医学家。以医术精湛名噪一时,著有《医学心法》、《四明医案》、《吹毛篇》等医学著作。

高凤翰:(公元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又号且园,晚号南阜山人,尝自称老阜,一号石顽老子,松懒道人,蘖琴老人;胶州人(今山东胶州,一说济宁)。著名清朝书画家。

高翔:(公元1688~1753年),号西唐,又号樨堂,一作西堂;江苏扬州人。著名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高翔善画山水花卉。著有《西唐诗钞》。

高鹗:(公元1738~1815年),字兰墅,一字云士;祖籍铁岭(今辽宁铁岭),汉军镶黄旗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著名清朝文学家。

高剑父:(公元1879~1951年),早年名麟,字爵廷,广东番禺人,著名岭南画派的创立者,

高岗(1905~1954),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贫苦农民家庭出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西北局书记、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高士其(1905~1988)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相关文章

鹅绒被为什么发臭(鹅绒被如何去味 鹅绒被防潮湿吗)

下了几场秋雨之后,天气已经开始冷起来了,为了让家人睡得更舒适,大多都新换了冬被。那么鹅绒被如何去味?鹅绒被防潮湿吗?鹅绒被如何去味1、通风换气如果鹅绒被有一股比较轻的气味,一般是因为包装被子的内膜袋长期封闭导致存留的气味没有及时散发,铺在床上透气一下就可以解决。2、晾晒如果味道有点重,可以找个有阳光

2025-05-19 18:42:35

为什么 双层龙骨(单双层龙骨结构区别)

一般选购运动木地板都要考虑以下几点,运动体验是否舒畅、有没有安全隐患、外观看起来是否漂亮。对于市场常用的运动木地板决定其性能的点有以下几种,原材料的不同和安装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安装质量的不同,最终反应在运动体验感受上。运动木地板的优点:对球的反弹性能良好;能有效地抗震,减少震动,隔音;独特的弹

2025-05-19 18:42:26

为什么湿气重的人容易胖(湿气是如何一步步让你变胖的)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温柔善良的美男子;也是一个没得感情的脂肪杀手。最近这段日子,我的敌人很嚣张,它的名字叫做:湿气。所以我打算曝光它,告诉大家:湿气是怎么让你变胖的,好让大家提高警惕。先给大家说一下我最近消灭脂肪的一个案例吧。01事发在5月初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门诊有个90后女士找我报案,控诉湿气让她

2025-05-19 17:59:35

建筑为什么退让用地红线5米(建筑退让要求)

一、(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距离)临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其退让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应当符合下表规定:新建剧院、游乐场、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大型商场、大型旅馆、大型医院、中小学校等有大量人流、 车流集教的建筑,其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退让道路红线的最小退让距离不

2025-05-19 16:49:42

买房为什么要付全款(到底要不要“全款买房”?)

到底要不要“全款买房”?内行人道出实情,全款和贷款的差别很大虽然没有规定一个人必须要买房子,但在中国家庭的固有印象当中:想要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就要有一套房子。房子并不是生活的唯一条件,然而孩子上学或者是落户,都需要有固定的住所,都需要有房子。有些朋友觉得要买房的话,就全款直接一次性付清所有的还款,后

2025-05-19 16:32:20

喜鹊为什么撞窗户解释(鸟为什么会撞上建筑物)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的时候。前不久,近千只鸟在撞上美国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的窗户后死亡。这座大楼外墙大部分被玻璃覆盖。那么,鸟为什么会撞上建筑的玻璃幕墙?如何避免发生此类事件?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这种鸟撞击人类建筑物引起的事故有个专有名词――鸟撞。”科普作家李维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

2025-05-19 15: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