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三国之中,刘备统治的国家被称为蜀。刘备死后将蜀汉的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小名阿斗)。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在世时,呕心沥血地几次向魏国发动北伐,最后因为食少事烦,病死军中。诸葛亮去世后,改由大将姜维辅佐刘禅。
公元263年,魏国军队大举进攻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惊慌不已的刘禅为了保命,便光着上身、反绑双臂,叫手下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军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做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大臣。
刘禅投降以后,魏国统治者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封他一个食俸禄却无实权的“安乐县公”称号,并将他和原来蜀汉的群臣迁居魏国都城许昌居住,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
话说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于是有意要试探他。
有一次,司马昭设宴,请刘禅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大臣看了,想起亡国之痛都难受得掉眼泪。而刘禅却咧着嘴看得高兴,司马昭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意思是:“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旧臣郤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陛下回去呀!”
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地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司马昭和左右都哈哈大笑。
从此司马昭知道刘禅确实胸无大志,就不再提防着他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乐不思蜀的出处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乐不思蜀的意思
乐不思蜀原来的意思是指蜀后主刘禅甘心当俘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过去环境,并忘却了原有的责任。
乐不思蜀使用示例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附:乐不思蜀的主人公简介——刘禅
刘禅(207-271年),字公嗣,又字升之。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史学家称蜀汉后主,223年—2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
陈寿在《三国志》认为刘禅是“素丝无常,唯所染之”,早年得诸葛亮辅助,所以“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但后来宠信黄皓,败坏政事,却是“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但与暴虐好杀的孙皓相比,刘禅更为善于处理政务且与大臣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由于受《三国演义》故事影响,刘禅小字“阿斗”被后世意指政事无才干者,产生“扶不起的阿斗”成语。
顾总非要娶我,又不爱我,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作品,由苏星禾66倾力打造。故事中,千羽顾景辰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离奇的遭遇,展现出勇气、智慧和坚韧的品质。千羽顾景辰面对着挑战和困难
2025-09-10 16:40:11
第一章:709号房:甜蜜守则第一条-杀死你的爱人夕阳最后的余晖像融化的金子,淌进红月公寓709室新擦亮的落地窗,在地板上铺开一片暖融融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新家具的淡淡木香,混合
2025-09-10 14:31:17
第一章燕园初雪十一月的北京,第一场雪来得猝不及防。宋淑姬站在未名湖畔,看着雪花无声地落入湖面,瞬间消融。她裹紧了驼色羊绒围巾,这是离家前母亲亲手为她织的,针脚细密得如同母
2025-09-10 14:20:05
还没说完,就传来林星然的冰冷嘲讽:“宋泊简,也知道怕?记住,这次不过是给你一个教训。”“学乖一点,别想着再欺负阿临。”如同一盆冷水淋下,宋泊简浑身僵住,定睛一看才看清了林
2025-09-10 12:26:08
都市情感剧,反转连连描绘了程锦川许沐晴朵朵的一段异世界冒险之旅。他身世神秘,被认为是命运的守护者。青灯照卷巧妙地刻画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机,小说中充满了紧张、悬疑和奇
2025-09-10 12:07:19
三天后的晚上,我在市中心的一家高档餐厅见到了江城。四年不见,他变化很大。原本清秀的学长现在变得成熟稳重,身上带着成功人士特有的自信气质。"晚晚。"他看到我,眼中闪过一丝惊
2025-09-10 1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