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社会主义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

28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15 21:30:01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编者按:今年8月下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色。人民网理论频道节选其中篇章连载,以飨读者。

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系统概括和深刻阐释。“八个明确”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着重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着重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

一、“八个明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这“八个明确”,科学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引。

第一,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总任务。这个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努力,成功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安排,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持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根本着力点。为完成总任务、实现总目标而制定的战略安排,必须建立在对国家发展现实、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之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变化情况,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和发展的阶段性新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是在新时代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据。明确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发展全局,明确发展的方向、任务和重点。

第三,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新布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指出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带动和引领意义的重要方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战略布局作为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确立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也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布局安排。

第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更新体制机制,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论断表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内生动力和制度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支撑力量和创新途径。

第五,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法治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第六,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战略支撑。强国必须强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这一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保障。

第七,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外交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持续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国家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中,为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续繁荣绘制了新蓝图,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为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八,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在复杂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这“八个明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历史起点,形成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的新发展。

二、“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十四个坚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出发,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实践课题,是“八个明确”思想主张在实践中的具体展现。它与“八个明确”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总结和提升。

第一,“十四个坚持”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由谁来领导”的问题。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在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谁来领导”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确保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成为重中之重。这样的基本方略是基于党对自身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初心使命的始终坚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包括“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

第二,“十四个坚持”明确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最深刻、最广泛的人民性。一是它始终把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价值取向;二是它始终以最广大人民为实践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方略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必须把全民族的力量紧密团结和高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地为之不懈奋斗。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我们党更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十四个坚持”回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推进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如何推进发展”成为执政党必须回答的问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表明改革开放是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和强大动力。在当代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思考、新认识,指明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我国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进一步丰富了发展内涵,拓展了发展视野,明确了发展新要求,既有理论上的创新,也有实践上的突破。

第四,“十四个坚持”回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提供有效保障”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提供有效保障和有利条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的强大目标引领作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作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指引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作为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它将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进程的顺利推进。“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法治、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相关文章

女人在慢慢不爱你的表现(女人渐渐不爱你的表现)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怎么给对方一个改正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则)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给女朋友讲又甜又撩的小故事(很甜很撩的小故事)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女生说肚子痛怎么高情商回复的(回复的最佳答案在这)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奉子成婚(奉子成婚的婚姻,都难逃这个下场)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好男人的七条标准)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