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网络写作:立足于利他,这样的文章必然广受欢迎

18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09 18:40:15    



写作是一项围绕外界而展开的输出性活动,需要写作者在外向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打造过硬的生存技能,写出普众认可的原创作品。如果你写出的文章利他性强,那么就可实现可复制的价值,传播会越来越远,影响会越来越大。不利他的文章是没有前途的,更不可能长久的,只会昙花一现。


文章为什么要具备“利他性”?这是网络写作者很自然会想到的第一个问题。


利他?乍一听,好像是在说大话说假话说违心话,甚至有人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我刚开始,在听到写文章首先要考虑利他性的话时,也是抱着嗤之以鼻的怀疑态度的,看了《认知驱动》书“价值”一节后,才转过弯来。


你想要通过写作,实现财务自由、人生自由,那么你写的文章就必须得有人看,而且喜欢看的人还得不少。自媒体时代的写作,不再像纸媒那样,文章只需编辑、主任、总编等少数几个人认可了就能发表出来,文字就能变现成稿费,至于读者对你文章的反响怎样,恐怕杂志社管不了那么多。


自媒体写作的顺序,正好与纸媒的程序倒着来:你写的文章,只要不违规,平台就会通过,给你发布出去,写作的门槛低,人人都可写。


至于你的文章能不能变现,那就网友说了算。如果你的文章没人看,说明对他们没价值或价值不高,那创作收益自然低甚至为零。


如果你的文章展现量和阅读量都很大,而且为你点赞的人多,评论的人也多,说明你的文章很值得看,看了能让人受益,第二天开始,你的文章就产生创作收益了。


因为文章利他,你发在平台上的文章人们还可以继续看到。有热心的网友还会把你的文章转载或分享,阅读量就会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你的创作收益因“利他性“而持续增长。


你的文章因为利他,就有了传播价值。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有“复制”传播你作品用于专门用途的人,必须向你支付使用费。这是符合经济学中价值交换规律的。复制使文章产生升值效应,让你一劳永逸。


主观上利他,客观上利己,一箭双雕,两全其美,这样双赢的结果是谁都乐见其成的。但前提是,你的文章必须有足够的利他价值。


有足够的利他价值,粉丝就会被你吸引过来,利他性强的文章能把粉丝牢牢地吸住。粉丝就是你的财富,靠文章吸引过来的粉丝能成为你的铁粉。所以,写出利他性强的文章才是王道。


如何写出有价值的“利他性”文章?这是写作者很想知道的第二个问题。


挣脱了束缚我们写作旧理念的桎梏,我们真想在自媒体写作的舞台上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为什么不呢?写文章既能利他,又能利己,何乐而不为?


只是,写作是一项输出性的脑力劳动,要输出,首先自己要有输入。输入,使我们变得更完善,更强大,更有魅力,更有价值。


要写就写接地气的文章。芸芸众生,吃的是人间烟火,这些网友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写的东西千万不能脱离了这些大众底层。


《认知驱动》一书的作者周岭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为了写出接地气的文章,周岭老师在自己的公众号开通免费问答咨询专栏。花费他不少时间,他倒是乐此不疲,可有些人对此不理解:高酬约稿雪片般向他飞来,怎么还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与一个个陌生人的聊天上呢?


周老师说,在了与陌生网友一对一的频繁交流中,让他接触到了大量困惑者样本,掌握了年轻人在成长路上的第一手真实需求,避免了自己写作时闭门造车的现象。


周老师出版的两本成功学方法论的图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说的是大白话,大实话,大众对书里的新知识看得懂,对新观念感兴趣,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有的放矢解决了很多现实生活当中的疑难问题,图书一版再版,成为畅销书。



写作者平时多读书,不断输入新知识很重要。写作时,把新知识融会贯通,就能为我们的文章价值加码。融通了新知的文章具有长期价值,十年八年不会过时,很长一段时间仍会被人复制传播,收益将是源源不断的。


写利他性的文章需要自己有大量的输入,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这样才能输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给读者,这样倒逼着自己去看书,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使自己成长得更快,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实力。


什么样性格的人更适合把写作当职业?我能行吗?很多人心里会这么想,我也这么想。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事写作,因为可写的东西包罗万象,没有什么内容不可以变成文字的。但如果想把写作当做一门职业的话,我们每个人还是需要仔细掂量掂量了。


选择职业与性格有关。


大千世界,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树上的叶子都没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何况人呢!但从宏观上看,我们粗线条大致来分,人的性格又不外乎两类:外向型与内向型。


也有介于外向与内向之间的性格,但总不可能像天平一样,外向与内向绝对平均平衡,总有稍稍偏向其中一边的,偏向了哪一边,我们就把他划归到这边性格的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向性格的人更多是用理智脑和外界沟通,理智脑的缺点是,运行缓慢而且耗能;而外向性格的人更多是用情绪脑和本能脑与外界互动,情绪脑和本能脑的优点是,反应快速而且节能。


人体内还有两种物质在左右着人的性格。


内向性格的人,体内乙酰胆碱分泌比较活跃,这是一种抑制行为系统,让人情绪安静,助人思想集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神经递质。


外向性格的人,体内多巴胺分泌更加活跃,这是一种激活行为系统,让人兴奋愉快,使人充满精力的神经递质。


这就是为什么外向性格的人擅长交际,喜欢与人打交道,而内向性格的人不善言谈,但喜欢对事情的原委刨根究底的原因。


换个角度看,内向者的缺点,其实正是他们相较于外向者的优势所在。内向的人更加擅长与事物打交道,他们能够对静态事物展开理性观察,不受干扰地对事物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创造性地规划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案。


如果内向者能把每一次的观察、分析、案例形成文字,就是一篇利他性强、有价值的文章。周岭老师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据周岭老师说,他也是个性格偏内向的人,平时不喜欢热闹交际,同步沟通也比外向性格的人慢半拍。


于是他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中去,不受外界干扰,不搞平台互推,打接商业广告,他就是一门心思打磨高质量的作品,埋头苦干三四年,终于成功了。


综上所述,内向型性格的人,是最适宜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的。尤其在自媒体平台,相信他们的写作之路会越走越宽,他们会更快地实现人生自由。衷心祝愿他们!


相关文章

女人在慢慢不爱你的表现(女人渐渐不爱你的表现)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怎么给对方一个改正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则)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给女朋友讲又甜又撩的小故事(很甜很撩的小故事)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女生说肚子痛怎么高情商回复的(回复的最佳答案在这)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奉子成婚(奉子成婚的婚姻,都难逃这个下场)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好男人的七条标准)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