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也是传统中的大年。
元宵节如同新年一样被看重,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更是出门游玩的好时节。
它意味着春节达到了高潮,而春意也越来越浓了。
元宵节还叫灯节,因为这天夜晚,有着赏灯观灯的习俗,让这个节日显得更加与众不同。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元宵之夜,玉漏和银壶不要相催促了,让人们尽情地玩乐吧。今天晚上,别想着回去,城门和上面的金锁到天明都会一直开着。谁家看到月亮还能无动于衷地闲坐着,一听到哪里有花灯都会迫不及待地赶来观看。
元宵节,充满着热闹和欢乐,令人沉醉。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家家户户都开着门,出来游玩,到处灯火通明,真是不夜之城。到了元宵节这天晚上,京城实在太热闹了。无数的宫人跳起舞来,欢娱声好像冲上了 九宵之上,久久不停。就算是神仙,也会被人间的气氛所感染吧。
越是繁华的城市,元宵之夜也越热闹。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彩灯照亮了夜晚,园林里的花木都璀璨多姿。四处皆可通行,城门的铁锁也取下了。游人如织,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明朗,照耀着每一个人的脸孔。游玩的歌妓花枝招展,艳丽迷人,一边走,一边高唱《梅花落》。城里取消了宵禁,计时的玉漏你也走慢些,别让这佳节匆匆而去。
人们常常说,闹元宵。一个闹字,说尽了元宵的精髓。无论老少贫富,到了这天,皆欢天喜地,热热闹闹地过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元好问《京都元夕》
元宵节的街上,人山人海,到处都能碰到身着华服,妆扮美丽的女子,更有儿童欢闹。我这个穿着黑衫,默默无闻的人,也在如织的游人中,在欢声笑语里观灯猜谜,心情愉悦。
花灯,是元宵的主角。而冰制的灯,则更是夺人眼球了。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清·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到了清代,已经出现了冰灯。诗人正被烟花和彩灯所吸引,忽然看见了冰灯。它闪烁着清辉,别有一番风韵。就像刚从海里打捞出来的鲛珠,还带着水汽,只觉得衣袖生出寒意。烛火遮挡不了空中的清姿,又好像笼罩着皎洁的月色。如此独特而美丽的冰灯,真希望明天还能看到,继续着今夜的快乐。
元宵,是让所有的人走出家门,为赏灯,为赏月,也为赏春。应该是最欢乐的传统节日。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唐寅《元宵》
元宵之夜,需得有灯,有月,才算是春意浓浓,欢乐满满。春天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花灯燃烧照耀在月光下,月光更如白银夺目。满街都是戴着珠翠游玩的村女,到处都是比赛歌喉的小伙。如果不尽兴游乐,开怀而笑,怎对得起如此的良辰美景?
元宵无月,是有些扫兴,有点小遗憾。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清·丘逢甲《元夕无月》
这地方三年元宵都没有月光,难道明月在我的家乡?想要在海天之处寻月,在五更的梦里飞渡了重洋!月亮,它到底藏在了哪里?而对于家乡的思念,不比月儿少。异乡佳节,少了的,不仅仅是月光。
当然,对于好饮之人来说,一杯美酒,是任何节日都不能缺少的。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宋·苏轼《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元宵自然是要好好欢闹的,何况诉讼少,公事清闲呢。万家百姓游乐,登上观赏风景的春台,整座城市都像是美丽繁华的仙岛,连神仙都醉了。请客的朋友不似高阳君的傲慢无礼,席间热情平和地陪着客人说笑饮酒。主人豪爽,客人亦多情,其中有一个人为了不拂盛情,醉倒在地也满不在乎了。真是宾客尽欢啊。
元宵之时,也有祭神的习俗,不让神仙落个寂寞。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唐·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正月十五的夜晚,京城自然是一派繁华盛景。诗人听说那里有灯会,却无法去看。他想象着,灯会一定非常闹热,如往年一般。皎洁的月光和五彩的灯光照耀着京城,车水马龙的街道分外拥挤。诗人虽然悠闲无事,却不得一见。只能羞愧地跟随着乡下的村民,一起去祭祀紫姑神。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对于农人来说,和过节一样重要的,还是农事。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
行药归来天向晓,道傍闻得唤蚕丝。
——宋·彭永《元宵》
巴地的农人最看重上元节,老少相扶着出游,天将明时才归来,路上还有人说着养蚕的事。元宵节对他们来说,是暂时的放松和玩乐,而生活才是更长远的。
正月元宵,虽然大地春回,但也常有倒春寒。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笙,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杭州城的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明月如霜,照得人宛在画中。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马而去。而如今,身在寂寞的山城,人也老了。打着鼓,吹着箫,随着人们进入农桑社。灯火稀少,霜露欲下,阴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是要下雪了预兆。这个元宵节,和以前的不同。并不 是没有彩灯,也不是不热闹,而是诗人的心境不同了。
元宵节,多是聚集玩乐,却也有人心生感慨。
不因灯火有元宵,强把时光慰寂寥。
十四年来无此兴,三更踏月过河桥。
——宋·连文凤《已丑元宵》
元宵的灯火,照亮了黑夜,也温暖了时光。十四年了,诗人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雅兴,三更时分,踏着月色过河桥。人生是孤独的,然而月色与灯光,可以给人些许慰藉吧。敞开了心怀,放下了执念,笑对来往,有什么大不了?
元宵节多欢闹,而青年男女约会,亦是少不了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吹拂,好像一夜之间开满了繁花。烟花散落如雨,满目华彩。装饰豪华的马车留下一路的香气。悠扬的凤箫声四处飘荡,玉壶般的明月流转着光华,渐渐西斜。一夜的鱼龙彩灯带着人们的欢笑。美人的头上插满了饰物,笑语盈盈地经过,暗香漂浮不尽。我在人群里苦苦地寻找着意中人,却没有结果。偶然一回头,却看她正在那灯火昏暗的地方,不由得喜出望外。
元宵节,无论如何,一碗汤圆是少不了的。汤圆,又叫元宵。把元宵吃下去,也就更加圆满了。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馅料里裹上核桃仁,用井水淘净洁白如珠的糯米。听说马家的滴粉汤圆很不错,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起元宵。一碗元宵下去,又甜又暖,真是锦上添花了。
趁着元宵节,好好地热闹一回,无论多大年纪,都像个孩子一样。春天,就真的回来了。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