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宋仁宗赵祯,天性仁厚,知人善用,励精图治,在他40余年执政期间,宋朝国力达到最盛,后世称“仁宗盛治”,被誉为宋代最伟大的皇帝。作为成功皇帝背后的女人,慈圣光献皇后曹氏,真的只是花瓶?不,她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而不倒,谥号慈圣光献皇后,也算一段传奇人生。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北宋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
壹
曹小姐:出身名门,二婚成谜
曹小姐,其名不详,出自声名赫赫的“真定曹氏”,祖父是先后平定后蜀、南唐、北汉的名将曹彬;弟弟名曹佾是戏文里“身着大红官袍,腰系玉带,手持笏板”的著名八仙之一“曹国舅”。作为大宋开国武将世家的嫡女,《宋史》说她“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但是,史书怎么没说曹小姐的长相呢?“貌丑不至惑君”有些夸张,但颜值不是天仙,也是事实。
宋仁宗第一任皇后——郭皇后,因肆意妄为、殴伤皇帝被废黜后,18岁的曹小姐奉诏入宫,19岁被封为皇后。这里必须要八卦一下:宋仁宗时,律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15岁、女13岁,曹小姐作为名门嫡女,18岁前未成亲的可能性极小,那么成亲退婚的可能性很大。当然,北宋女子二婚并不少见,曹皇后的婆婆刘太后就是二婚。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
贰
曹皇后:什么是真正的宫斗!
1、曹皇后VS张贵妃:让你一手一脚
宋仁宗除郭、曹两位皇后外,有名的妃子有张贵妃、苗贵妃 、周贵妃、杨贵妃、冯贵妃。曹皇后执掌后宫后,最大的对手就是张贵妃,因为她“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仁宗最为专宠,甚至死后追封“温成皇后”。
张贵妃多次吹仁宗皇帝的枕头风,欲让才能浅薄的大伯张尧佐当上宣慰使的高官,以此争夺后位。此时曹皇后还未出手,便已经戳了开封府包拯的马蜂窝。包拯当廷拒绝了皇帝的提议。
张贵妃有次向宋仁宗假借皇后的华盖出行,仁宗让她自己讨要,曹皇后不动声色的给了,结果仁宗把张贵妃狠狠骂了一顿。因为,贵妃用皇后的华盖,是僭越礼法,是大罪!
2、曹皇后VS刘太后:《论皇后的自我修养》
刘娥刘太后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垂帘听政的太后,与汉朝吕太后、唐朝武则天并称,史称赞“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但群臣和皇帝受其压迫也是事实,此后反对后宫干政已是主流。
刘娥(968-1033),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
从刘太后这位上届宫斗冠军身上,曹皇后深刻领悟了《论皇后的自我修养》。为避免外戚乱政,曹皇后严格约束家人,不许家人担任要职;为鼓励农桑,曹皇后亲身在皇宫内院种植庄稼、养蚕缫丝;为夫妻共同话题,曹皇后擅长仁宗最爱的飞白书;为威震后宫,庆历八年宫中作乱时,曹皇后临危不惧,有勇有谋,以兵法平定叛乱,令皇帝及后妃们敬服。于老百姓言,她鼓励农桑、母仪天下;于前朝阁臣言,她谨慎谏言、不干朝政;于皇帝言,她严律母家、调理六宫,她不是一位好皇后,谁是呢?
曹皇后事业成功,但在孤寂的皇宫中,真的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吗?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叁
曹太后 垂帘听政 皇家童话
1、慈寿宫VS 紫宸殿
1063年仁宗病故后,曹皇后与韩琦等大臣一起拥立养子英宗赵宗实灵前继位。曹皇后被尊封曹太后,居慈寿宫。四月一日,英宗终于得偿所愿坐上龙椅,但是四月八日皇帝病了,所以曹太后需要垂帘听政。《宋史》记载,赵曙原名赵宗实,是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四岁被过继给仁宗,七岁被仁宗送回老家,最终三十岁时被无子的宋仁宗封为太子。
宋英宗赵曙(1032-1067),原名赵宗实
此时,紫宸殿里站立两旁的韩琦、欧阳修、司马光、富弼、文彦博等诸多名臣,皆是仁宗、曹皇后的旧臣;曹太后和赵宗实这对帝后之间半毛钱亲情都没有,况且玉玺还是曹太后手中。赵宗实被曹太后拥立为皇帝,先天弱了一头,为了皇位,赵宗使出了第一招:请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曹太后见此,只是哂然一笑,见招拆招,垂帘就垂帘,但是我不干政,玉玺照拿不误。一来二去,慈寿宫、紫宸殿之间嫌隙渐生,不和的消息传遍天下。韩琦和欧阳修等宰相从中斡旋打补丁,一年后,曹太后听取韩琦谏言,还政于朝,赵宗实的病立马就好了,这才有了《宋史》说“晨昏定省”“母慈子孝”!
2、“濮议”之争,曲折离奇
赵宗实亲政后,身份不野了,心野了,路子更野。古人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赵宗实不认仁宗当父亲,曹太后当母亲,要认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濮议”事件。
从礼法说,赵曙被过继给仁宗,就应该给仁宗传承香火,司马光、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坚决反对;从人情论,濮王是亲爸爸,哪有儿子出息了,不认亲爸爸的道理?韩琦、欧阳修等支持新皇帝。曹太后坚决不同意赵宗实痴人说梦,但仁宗已逝,大势在新皇帝那里,“濮议”事件争论不休,反复拉锯,整整持续了十八个月之久。《续资治通鉴》说曹太后最后下旨:父赵允让为皇,母任氏为后!赵宗实立马借坡下驴,只认亲,不追封父母,但是修皇陵、立太庙。
韩琦(1008-1075 )
有传闻,曹太后是被韩琦、欧阳修劝酒酒醉后诓骗,误签了手书。曹太后说:我跌倒一次不打紧,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
在风雨飘摇中坐了四年龙椅后,英宗便去世了。
肆
曹太皇太后:匡扶社稷 庇佑忠臣
1067年,20岁的宋神宗赵顼继位,尊曹皇后为曹太皇太后,居庆寿宫,而战斗仍未止歇。
宋神宗赵顼(1048-1085)
1、双后哭皇,止息变法
当时北宋面临土地兼并、冗兵冗官冗费等问题。王安石上书“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天”,神宗于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然而,变法没有实现“国富强兵”的目的,反而使得天下百业凋敝、百姓流离失所。郑侠冒死进献《流民图》,画出一个新法下民不聊生的涂炭人间,只为告诉皇帝:你被骗了!神宗皇帝看罢,睚眦欲裂,大呼上当!
此时,曹太皇太后使出“撒手锏”:当朝太皇太后与太后联手向神宗哭诉“安石误天下”,,满怀热血的神宗皇帝为了变法,不惧怕百姓反对,不惧怕百官反对,却惧怕唯二的亲人反对。最后君臣离心,王安石两次罢相,变法大业反反复复,最终被废。
2、最后的热血燃起:拯救苏学士
苏轼多次在诗中针砭时政,三次上书反对变法而下被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改革派的李定、舒禀主张处死苏轼,病重的曹太皇太后燃起此生最后的斗志,死前谏言:苏轼兄弟是赵氏子孙的宰相,请求赦免苏轼死罪。宋神宗最终赦免了苏轼。
苏轼(1037-1101)
也不知如果没这一次劝谏,我们还能否看到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石钟山记》《定风波》《记承天寺夜游》等传颂千年的不朽名篇。
不得不说,这位曹皇后还真是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