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春秋首霸的齐桓公,之所以称霸天下,很多人都会说出几条原因来。如“尊王攘夷”“任人唯贤”“九合诸侯”等等,其实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齐桓公“任人唯贤”启用管仲改革,靠的是什么?他为什么又能“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2020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也曾经给出两个提示,说明齐桓公称霸的原因。一是子(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二是子又曰:桓公九合诸侯(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这说明,齐桓公称霸天下,靠的不是武力。
齐桓公首霸的标志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标志就是葵丘会盟。
那时候,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丰子带为太子。 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以诸侯要拜见太子为借口,在公元前655年5月,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开大会,太子郑在首止和诸侯见了面,一起住了几个月。
周惠王觉得太子郑不听使唤,但又无力和齐桓公抗争,就偷偷派人去劝告郑国不要参加结盟。郑国听了周王的话,离开了首止,剩下的七个诸侯共同缔结了共辅太子的盟约。后来,齐国又去攻打郑国,郑国也参加了盟约。
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周襄王对齐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给他送了祭肉、珍贵的弓箭和车子。齐桓公利用这个机会,于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会合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
据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以齐桓公最盛。齐桓公九合诸侯,以葵丘之会最盛。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
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可以说,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达到了联合诸侯的目的,从此踏上巅峰,成为了当世霸主。
靠的是礼义廉耻
管仲,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开始辅佐齐桓公,使齐国迅速成为国力最为强盛的诸侯国之一。
可以说,齐桓公之所以称霸,离不开管仲的辅佐。那么,管仲辅佐齐桓公,遵循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其实就是礼义廉耻。
要说礼义廉耻,这不是孔子的专利。之所以说管仲是圣人之师,因为之后的老子、孔子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孔子曾说过,没有管仲的这些思想,早期的人民还停留在“被发左衽”的野蛮时代。而礼义廉耻,就是那个时代普遍奉行的价值观。
齐桓公任人唯贤,在鲍叔牙的建议下任用管仲为相。他第一次问政于管仲,就是问如何使齐国真正强大起来。对此,管仲回答:“仁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齐桓公又问:“如何统治民众?”管仲回答:大王要想真正统治民众,首先必须爱民,要爱护自己的子民,使民众之间关系融洽。爱民之道关键在于使民亲、民殖、民富、民礼、民正。
管仲的意思就是用仁义廉耻来约束民众,使民众懂得礼节,民众间能和谐相处,民众能专心耕种,这样民众收入增加了,齐国的人口自然也就增加了,民众懂得了礼节,这样当下达命令的时候民众才能认真遵守,快速执行。
为了真正实行仁义廉耻,齐桓公按照管仲的建议在政治上尊周亲邻,率诸侯事周。“尊王攘夷”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说,任何一个诸侯行事若把周王室抛到一边,必定不能令民众内心赞同,所以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成为一霸。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遵守社会规范,奉行公平正义,知耻行善,廉洁奉公,这是国家富强、社会太平的基本保障。
仁义诚信赢得诸侯国信任
《论语·宪问》曾记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史记》也有记录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谷梁传》称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
这些意思是当年齐桓公会盟诸侯之多,而齐桓公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与其仁义诚信的会盟之道有着密切关系。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桓公五年(前681),攻打鲁国,鲁国失败,鲁庄公请求割让城池平息战争,桓公答应了,并与鲁在柯地会盟 。会上,鲁庄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宝剑,劫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在齐鲁边境上的汶阳之田 。
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事后,齐桓公想不归还土地而且杀掉曹沫。管仲劝谏说:"不给汶阳之田,只是逞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天下人就不帮我们了!"最后齐桓公将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诸侯们知道了这件事情,都认为齐桓公有信誉,渐渐地都想依附齐国了 。
正是有了这样的诚信,齐桓公才在诸侯国面前有了信服力和地位。很多诸侯国在出现互相攻伐、外族入侵的危急时刻,都习惯找齐桓公帮忙。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齐国曾帮助救援过11个诸侯国,帮助救援了16次。其中,救宋3次、救鲁2次、救郑2次、救卫2次,救燕、邢、许、晋、杞、徐、鄫各1次。
而在会盟的过程中,齐桓公不断树立自己的威信。其在位期间,主要的会盟成果有:
北杏会盟: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进行“北杏会盟”,协力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
鄄地会盟:北杏之盟之后,宋国背信弃义,随便废立国君,这就给了齐桓公兴师问罪的机会,率领陈国、曹国联合伐宋,同时请周王派兵助阵。迫于形式,齐、宋很快就签订合约,公元前679年春,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再一次在鄄地相聚,当时,宋、陈、卫、郑四个国家都很有实力,这会会盟,齐桓公霸主的地位开始显现。
幽地会盟:齐桓公八年(前678),齐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救援燕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燕庄公于是送齐桓公回国一直送到了齐国的境内。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
像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齐、宋、曹三国之君各率本国兵马共同救邢。狄人退兵后,三国决定把邢国迁得离狄族远些,齐桓公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较为安全的夷仪(今聊城西南) 。不久,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考虑到卫国已是君死国灭,要重新建国,便于第二年(前658)春在楚丘帮助卫国筑新城,使得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 。
因此,齐桓公至所以能称霸,并不是靠其武力,而是综合了各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仁义和诚信。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吊兰,总是绿意盎然,而自己的吊兰却总是显得有些萎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吊兰换盆的那些事儿,让你的吊兰也能焕发新生。吊兰可真好养为什么夏季需要给吊兰换盆?吊兰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室内植物,但即使是最容易养的植物,也需要定期换盆。特别是在夏季,吊兰的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容易充
2025-04-30 17:25:28
最近有很多用户问我们窗户漏水问题,也有很多用户在我们这儿下单备注是窗台漏水+外墙漏水,从这些可以判断出来很多人都对窗台漏水还是外墙渗水分不清楚其中有个用户,阳台未封之前很多外墙面与天花板交接处的水滴下来,导致阳台潮湿有水,于是在封了阳台做了玻璃落地窗后还是漏水,因此我们判定是窗台漏水但是用户始终不相
2025-04-30 17:10:09
插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众所周知,我国插头分为两脚和三脚插头。家用电器(特别是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三脚电源插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家用电器漏电。三脚插头插上电源插座时,就分别与火线、零线和接地线连通。火线、零线保证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中间的接地线属于保护接地。 插
2025-04-30 17:05:16
随着冬季到来,园林中各种防寒措施一一排上日程,其中浇灌防冻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园林植物顺利过冬并在次年茁壮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好处主要如下:【1】浇灌防冻水的八大好处:1、增加土壤墒情:为根系活动层储蓄较充足的水分,满足越冬返青对水分的需求。2、稳定地温,防寒保墒: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可缓和
2025-04-30 17:04:49
承台、基础梁和集水井等侧模不易拆除的部位,传统方式是采用砖胎模,但是存在工艺流程多、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而且砌筑后还需抹灰才能进行底板防水。砖胎模施工为解决传统砖胎模施工弊端,板胎模应运而生,一般是由水泥、粉煤灰、陶粒为主要原材料成的轻质混凝土条板,目前也有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板胎模,更加轻
2025-04-30 17:01:44
现在屋面形态越来越复杂,屋面工序不断增加,各类防水建材也是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屋面工程管理困难,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那其中渗漏无疑是最严重的问题,交房前项目担心,交房后业主揪心。不仅影响项目品质,也拉低第三方评估成绩;还为业主埋下大雷,影响企业品牌口碑。现在各大房企对屋面检查要求越加严格,考核
2025-04-30 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