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腊肉太咸怎么办?教你3招处理好,腊肉咸淡适中,味道刚刚好
眼看着年关将至,你们都开始置办年货了吗?我家的年货已经置办的差不多了,我们在前段时间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就买了很多肉,然后小部分做成了腊肉,大部分留着过年吃。“重头戏”肉类食材我家准备的基本齐全了,之后就可以慢慢的置办其他东西了。不过说起准备的肉类,腊肉就不得不被“点名”了,我家今年腌制的腊肉不如往年腌制的好,因为这次在腌制的时候盐不小心放多了,以至于这次做的腊肉很咸,为了减少咸味,用水泡或用水煮都无济于事。
就在我思考剩下的腊肉要怎么办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厨师朋友,我向他咨询,没想到他很有经验,立马给我推荐了3个去咸味的小妙招,我按照他分享给我的方法分别都尝试了两次,最后的效果都不出意外的好。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就想到了你们可能也正在遭遇我这样的难题,所以我就想着把这些小妙招分享给你们。后来经过我的整理和归纳,今天我就把这3招分享给你们,腊肉太咸怎么办?大厨教你3招处理好,腊肉咸淡适中,味道刚刚好!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招:淘米水清洗浸泡
用淘米水浸泡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淘米剩下的淘米水保存着,把要吃的腊肉放进淘米水中,用水清洗一会儿,清洗一段时间之后,把腊肉浸泡一会儿,这样就能把腊肉中的盐分清洗浸泡出来,因此减少腊肉中的咸味。
第二招:淡盐水浸泡
在干净的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再在水中加入一两勺盐,搅拌均匀,让盐和水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之后就可以把腊肉放在淡盐水中浸泡,浸泡20-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让腊肉中的咸味变淡很多。因为盐水的浓度低于肉中盐的浓度,按照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的自然分布原则,腊肉中的盐分会很快的向外释放,溶解在淡盐水中,因此腊肉的咸味就得到了缓解。
第三招:醋水浸泡
把要吃的腊肉切成小片装在碗中,在碗中加入适量的温水,再加一点醋,用醋温水把腊肉浸泡半个小时左右,等到浸泡好了清洗干净,这样咸味就能减轻很多。因为腊肉在腌制过程中吸收了很多盐分,也就是吸收很多钠离子,把它放在温水中可以让钠离子流出,让腊肉和水中的钠离子达平衡状态,减少部分咸味,然后再加入白醋,白醋能很好的淡化咸味,进一步把腊肉的咸味去掉。
【小贴士】腊肉晾晒好之后,不要一直放在空气中,这样会造成水分流失,让腊肉变得越来越咸。大家应该要掌握正确的保存方法,这样才能避免腊肉继续变咸,给大家推荐一个保存方法:
把腊肉切成小块(一顿的量),在切好的腊肉上薄薄涂抹一层高度白酒,然后用保鲜膜把腊肉包裹起来,密封严实之后就可以放在冰箱中保存了。因为高度白酒所含酒精多,酒精可以保持腊肉的湿润,还不会让其变质,而且还不会让腊肉变咸,所以这个保存方法要学会。
家庭装修中的木工制作,油漆多选用清漆,这主要是由家庭装修的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水平决定的。20世纪90年代,聚酯漆传入我国后,很快便取代了清漆,成为家具用的主要油漆。聚酯漆的优点很多,不仅色彩丰富,而且漆膜厚度大,喷涂两三遍即可,并能完全把基层的材料覆盖,所以做家具在密度板上直接喷聚酯漆就可以了,对基
2025-05-19 00:15:20
卫生间防水这个不是绝对的,国标对卫生间防水高度是1.8m,非淋浴墙原则上做到1.5m就可以了。并且卫生间分干区与洗澡湿区,干区不一定要做防水,而洗澡的湿区墙面防水要全部做到楼板底。因为冬天洗澡时的冷凝水很大,不比沐浴时溅到墙面的水少,而且所有墙面都是有水的,所以墙面应该全部做防水,而不是仅1.8m高
2025-05-18 23:19:45
我们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平时买回家的一些水果蔬菜、吃剩下的饭菜、一些干货之类的,我们都会往冰箱里面塞。尤其是现在天气慢慢转热了,很多物品我们都会选择放进冰箱里储存。冰箱的杂物一多,就容易导致串味的现象发生,使我们的冰箱一打开就能闻到难闻的异味。虽然我们也会定期的将冰箱清理一下,但冰箱里的异味却很难去除
2025-05-18 22:56:59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朱红色漆木碗西汉彩绘双层九子漆奁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可谓世界上最喜欢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并将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7000年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作为传统漆器的两种主要色彩,红色和黑色在漆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为“标准色”,成为漆器色彩的
2025-05-18 22:42:28
生活中,在厨房、卫生间由于生活物件比较繁多,搁物架、橱柜等放不开,很多人就像在墙上用电钻之类的工具钻上几个洞,放挂钩,可是往往很多人在试过几次后,经常把瓷砖钻出裂缝。那到底要怎么样去钻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我们来看看装修师傅是如何处理的。 首先尽量将打孔的位置选择在墙砖的中间比较实的位置(通过敲
2025-05-18 22:14:28
老青茶主要产于湖北省咸宁市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地,已经有140多年历史。清代在蒲圻羊楼洞生产,又名“洞砖”,青砖茶砖面有“川”字商标,也叫“川字茶”。1890年前后在羊楼洞开始生产炒制的篓装茶,每篓2.5公斤,运往北方,又称“炒篓茶”。近代青砖茶移至蒲圻赵李桥茶厂集中加工压制。青茶原料压
2025-05-18 2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