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朝代的更替大多都是新任者对前任的不满和对权力的觊觎,前任者也并未审时度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发展,却在当时的社会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百姓疾苦,对于各人来说也有着不同的感受。
三国中有这么一位主公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公无私的主公之一了,小霸王孙策不但武功超群,才华更是卓越,在临终之际更是将主公之位传给弟弟孙权,可孙权称帝后却只追授了孙策一个王爷这又是为何。
在三国鼎立局势中,可能东吴的戏份包括实力在整部《三国演义》中所占据的比重是最低的,和曹老板的魏国以及刘备的蜀国相比,东吴在哪个方面看来都不甚突出。
既没有像五子良将和五虎将这样征战沙场的将军,也没有像卧龙凤雏、荀彧郭嘉这样机智谋略过人的谋士。
东吴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还是水军,可在那个以陆地战争为主的年代,东吴的水军虽然进化了军队形式,但在效果上起到的作用却没那么显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短短几年内东吴换了三个首领,从父亲孙坚到哥哥孙策再到弟弟孙权,东吴的命运总是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其实在孙坚死后,孙策利用一个没有用的传国玉玺从袁氏兄弟那里骗来了不少资源。
一切都在孙策井而有序的部署中一一进行,东吴的实力也渐渐有回暖之势,而孙权的快速成长不仅对东吴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对其他两个国家更是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兄弟俩一个是年富力强的东吴实际统帅,另一个是一颗冉冉升起的东吴新星,任谁都会为之担心和惧怕,就连曹操这一极度自负的人都对年少的孙权褒奖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可世事无常,谁料孙策在一次外出中遭遇了敌人的埋伏,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在病床之上孙策还没等到自己的好兄弟好帮手周瑜赶回,便一命呜呼、带着自己未竟的事业怀恨离开了人世。
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孙策还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和思路的清晰,短暂地把东吴事项进行了安排,确保暂时不会有其他特殊情况发生,托孤老臣张昭,让自己尚且年幼的弟弟孙权继任江东之主,从此之后也便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的故事。
平心而论,东吴从孙坚交到孙策手上的时候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相当于从零开始,但是从孙策交到孙权手上之时,却是有了基本的架构和体制,孙权只需要按照既定方针指挥手下这些人各司其职便可。
对于孙策来说他的死是突然的,他也并非是必须将王位传给弟弟孙权。诚然孙权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9岁之时独自拜访荆州刘表就显现出他卓越的才能和语言技巧。
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在古代那个极度封建的时期,无论是皇帝传位还是国君的继任大多都是父传子,如果没有子嗣才会考虑是不是要传给自己的胞弟。
对于孙策来说,他当时的儿子孙韶虽然尚为年轻,可也并不是一个懦弱之辈,将江东的王位传给孙权相当于自己一家人从地位上就自然而然降了一个档次。
可即使这样,孙策站的角度仍然是整个东吴兴衰荣辱的大局观,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孙韶虽然有一定才能,可自己身边这套东吴的班底已经没有时间,也不能陪着儿子再耗费几十年共同成长了。
眼见蜀国魏国实力与日俱增,自己不是进步就是倒退,这个时候必须要选择自己的弟弟孙权,才能尽量弥补自己死去对东吴政治和军事上的潜在影响,避免内部产生较大的动乱。
孙策在临终之时,也极尽所能的为孙权铲除异己,确保这些随同自己打下东吴江山的老班底也能心甘情愿的辅佐孙权,这才有了孙策托孤张昭,对孙权语重心长说道,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也算是在自己的临终之际为父亲振兴东吴的意愿做出自己最后的一点贡献,在这面前孙策个人家庭的得失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不得不说孙策的大局观和思想都是极具开放和不计得失的。
在整部《三国演义》一直围绕着魏蜀吴三个国家的争斗展开详细介绍,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当政期间,虽各有输赢、也有高低之分,可从来没有决出生死的胜负。
所以在后期,刘备和孙权单方面称帝,各自为王,在孙权称帝后他做了一件事情让后世许多历史学家对他的行为屡次质疑,甚至有人大骂孙权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这一事件便是孙权称帝后追封自己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这一举动倒是没什么问题,证明孙策还记挂着先辈不算忘本。问题出在另一个人身上,他只追授了自己的兄长孙策长沙恒王的谥号。
按道理讲,小霸王孙策作为孙坚和孙权的过渡阶段,在自己位居主公的五年间大刀阔斧,可以说孙权身边这些得力干将有一大半是孙策发展下来的老臣重将,而孙权在自己称帝后仅仅追授亲哥一个王爷的称号怎么也让人看不过去。
其实你仔细了解后自然能明白孙权的用意,在历史学者的研究中大抵也是分成两派。这第一种说法是孙权要是追授孙策为皇帝,那孙策的子嗣自然而然也有资格竞争下一任主公人选。
且不说他的后代会不会真的图谋主公之位,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孙权大权在手多年心态早已发生变化,这种潜在的问题当然要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酿成悲剧。
这第二种说法便是孙权是想保护孙策的家人,担心自己将孙策追封为皇帝后,在自己死后,自己家的几个儿子会因为争夺皇位而内斗,最终将斗争的魔爪伸向同样拥有继承权的孙韶等人头上,如此这番自己怎么有脸去见九泉之下的亲哥。
不过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个能靠近孙权的真实想法我们也不得而知了,而最后东吴的命运也还是没能逃脱司马家族的掌控,只是令人叹息罢了。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