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赏析:
“道”是宇宙最根本的法则。“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和根本。“道”是真正的“玄学”——无比深奥的宇宙学问。它所讲述的道理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而且有时甚至是与普通常识看起来背道而驰的,因此,“道”传播出来的时候,在一般人看来很象是痴人说梦。听不明白的人不会认为是自己层次太低,只会认为讲的人只白痴,所以会“大笑之”。“道”的实相、真相永远隐藏在世间万物之中,它不会明明白白地显现给人看的。要接触“道”,只有从内修开始,从自己的心灵开始去发觉,去照见。这个世界上,只有“道”才是自始至终都是“善”的。循道而行的人,才能拥有良好的开端和完美的结局。认识“道”不是一个“外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智亦无得”的。因此,当你真正明白“道”,用“道”来规范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外表看起来、或者说用世俗的眼光看来,好象你反而是变“糊涂”了。一般人都要“争”,而你决定“不争”了;一般人都在“为目”,而你觉得应该“为腹不为目”了;一般人都要“为学日益”,而你在“为道日损”;一般人“如登春台,如享太牢”,而你“独泊兮其未兆”。你是“愚人之心也哉!”你在遵循着“道”前进,别人认为你在倒退,与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反。大家都在竞争,大家都在讲全球一体化,大家都在讲高速发展,大家都在讲向外探索。只有你,要不争,要独立思考,要缓慢积蓄,要向内明悟。修行道德是真正的大道,是宽广而平坦的大道,这是从它的根本特性来说的。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修道者来说,这又是一条充满着崎岖、坎坷,灾难、挑战、考验重重的磨难之路。只有大智大慧、勇猛精进的人才能到达真正的“彼岸”——那个无比光明、无比快乐、天人合一、万象归一的境界。
一: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一段爱,从热爱走到不爱,中间是有过渡的。这个渐渐不爱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不易察觉,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当女人和你说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她的爱在慢慢减少。有时候,联系次数和爱对方成正比。越爱对方,联系越频繁,若是生疏,干脆不联系。二:忽视你以前
2025-08-13 01:44:19
《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永久说自己结婚头几年,他的妻子因为压力大总是忘记东西,而作者经常批评或指责妻子,结果妻子不仅没有改掉忘性大这个毛病,反而越来越严重。可是当作者改变自己的做法,看到妻子忘东西时装作没看到,不再责怪她,妻子慢慢地就不再忘记东西了。这是影响起了作用。影响的前提是允许,作者允许自己的
2025-08-12 23:45:47
母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儿子就喜欢紧紧的贴着妈妈,走路时总是挽着妈妈的手。妈妈报怨道:你别粘我那么紧好不好,长大了,自己能走稳的。儿子默不做声。 日子一天天过,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儿子成家了,娶了媳妇,别人家的儿子是挽着媳妇的手走路。儿子却数十年如一日的挽着妈妈走。媳妇报怨儿子答:妈妈小
2025-08-12 20:18:49
作为男生,当女生说痛经的时候,该怎么回复最好?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居然上了热搜,看了热度比较高的几个评论,真心觉得大姨妈痛,可以帮你鉴定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爱!最优秀的回复:这是一万块,拿去买点热水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不是说我们女生有多物质,给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关心啊,想到有了钱就能买买买,心情立
2025-08-12 18:43:33
孩子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结晶,也是婚姻的延续,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在婚后生子被定义为这样。而在婚前有了孩子,无论在肚子里还是已经落地,都会引人非议。奉子成婚不就是提前完成了生子的“任务”吗,为什么大家都会这种歧视的目光去对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忽略这些表面别人的意见来看,有了孩子再去结婚,这样的婚
2025-08-12 16:41:28
什么是好老公,以下这七条,你的老公能做到三条就算是个好老公了,一,给老婆足够的安全感,手机随时都是开机状态,即使不在身边,也能让你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老婆交代的事情不怕麻烦,也许不会天天把爱挂在嘴上,但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都在;二,每次吵架后会先服软,琐碎生活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在与妻子发生争执和平添
2025-08-12 1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