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有玉都之称的岫岩县,算是辽东半岛的一个几何中心。
这里东邻丹东,北接鞍山,西接营口的盖州,南邻大连的庄河,南来北往,四通八达,矿藏和物产又比较丰富,因此历史上也有不少闯关东的人选择在这落脚。
在《岫岩志略》中记载的清代名人当中,就有不少与闯关东有关。其中,有一位叫做谷继可的人物,尤为典型。
谷继可的特殊之处在于,很多闯关东的家族都是在经历了几代人的积淀之后才逐渐有名,而谷继可作为到关外的第一代人,就在岫岩历史上留下名声。他的事迹被收入《岫岩志略》的“懿行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相当于岫岩的道德模范。
初到关东,就有令名。谷继可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家族传统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配图均为威海姜南庄及谷姓宗祠周边场景)
《岫岩志略》载:“谷继可,号文明,祖籍山东文登县人,乾隆丁丑进士、贵州都匀协右营游击贤生之孙。”文中提到的乾隆丁丑进士、贵州都匀协右营游击,就是威海历史名人谷生琰。
谷生琰是威海姜南庄人,在清代中期,这里属文登县地界,因此《岫岩志略》称其为文登县人。谷生琰考中的是武进士,一开始在宫中当护卫,后来调到前线,因屡立战功,被赐予“巴图鲁”的荣誉称号。在征讨大小金川战役中,他沙场殉国,死后朝廷赐予规格较高的哀荣,故乡姜南庄也建起了一座大气的谷氏宗祠。因为区划变迁的缘故,如今提到这支谷姓人,一般称作威海谷氏。
按照《岫岩志略》的记载,谷继可是谷生琰的孙子。谷生琰虽然曾在朝为官,但到了谷继可这一辈,似乎已是普通平民。他闯关东的原因是:“值岁祲,迁居于邑之仙人嘴。”也就是说,谷继可是在遇到荒年的情况下,为了生计,才从文登迁到岫岩的。
谷生琰忠勇可嘉,他的后人也秉持了厚道家风。谷继可落户在岫岩县的仙人嘴(现在一般写作仙人咀,在岫岩的西南方向),以务农为业,“家不甚丰”。但在家境不算富裕的情况下,谷继可乐于助人,平时节衣缩食,省出来的费用,每年制作数十件棉衣,在遇到老弱之人,就慷慨相赠。
在他居住地的附近,还有一座“琶古岭”(不知道是现在哪座山),山大沟深,行人往来不便,谷继可就“凿石为桥”,还数十年如一日对桥保持修缮,为大家提供了方便。
不仅如此,谷继可在自己做善事的同时,还将善行的理念编成顺口溜,以此传唱乡里,号召大家一起行善,史称“凡诸善行,皆编为俚歌以劝人,不欲独为君子也。”
正所谓“好人有好报”,谷继可后来活到了八十多岁,在当时算是很长寿了。
前几年,威海谷氏曾重修谱书,可惜尚未得阅,不知岫岩仙人咀现在是否还有这支谷姓后人分布。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吊兰,总是绿意盎然,而自己的吊兰却总是显得有些萎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吊兰换盆的那些事儿,让你的吊兰也能焕发新生。吊兰可真好养为什么夏季需要给吊兰换盆?吊兰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室内植物,但即使是最容易养的植物,也需要定期换盆。特别是在夏季,吊兰的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容易充
2025-04-30 17:25:28
最近有很多用户问我们窗户漏水问题,也有很多用户在我们这儿下单备注是窗台漏水+外墙漏水,从这些可以判断出来很多人都对窗台漏水还是外墙渗水分不清楚其中有个用户,阳台未封之前很多外墙面与天花板交接处的水滴下来,导致阳台潮湿有水,于是在封了阳台做了玻璃落地窗后还是漏水,因此我们判定是窗台漏水但是用户始终不相
2025-04-30 17:10:09
插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众所周知,我国插头分为两脚和三脚插头。家用电器(特别是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三脚电源插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家用电器漏电。三脚插头插上电源插座时,就分别与火线、零线和接地线连通。火线、零线保证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中间的接地线属于保护接地。 插
2025-04-30 17:05:16
随着冬季到来,园林中各种防寒措施一一排上日程,其中浇灌防冻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园林植物顺利过冬并在次年茁壮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好处主要如下:【1】浇灌防冻水的八大好处:1、增加土壤墒情:为根系活动层储蓄较充足的水分,满足越冬返青对水分的需求。2、稳定地温,防寒保墒: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可缓和
2025-04-30 17:04:49
承台、基础梁和集水井等侧模不易拆除的部位,传统方式是采用砖胎模,但是存在工艺流程多、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而且砌筑后还需抹灰才能进行底板防水。砖胎模施工为解决传统砖胎模施工弊端,板胎模应运而生,一般是由水泥、粉煤灰、陶粒为主要原材料成的轻质混凝土条板,目前也有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板胎模,更加轻
2025-04-30 17:01:44
现在屋面形态越来越复杂,屋面工序不断增加,各类防水建材也是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屋面工程管理困难,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那其中渗漏无疑是最严重的问题,交房前项目担心,交房后业主揪心。不仅影响项目品质,也拉低第三方评估成绩;还为业主埋下大雷,影响企业品牌口碑。现在各大房企对屋面检查要求越加严格,考核
2025-04-30 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