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红酒瓶塞子怎么塞进去

563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8-01 12:55:18    

大家都知道,葡萄酒的木塞比酒瓶内径大的多,一般来说葡萄酒的瓶塞都很难开启,更何况将瓶塞塞进瓶口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开封后,徒手的情况下想要用瓶塞再进行封口,却发现只能塞回瓶里一小部分。那么瓶塞是怎么被全部塞进瓶口的呢?大规模生产的葡萄酒当然不可能是人工徒手塞,而是会采用机器,那么采用机器,真的会将比瓶口大那么的木塞全部塞进瓶里吗?

1.手动打塞器

手动打塞器是葡萄酒封装时比较原始的方法。现在一般采用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但是原理基本差不多。打塞器一般分为两部分,下面一个底座放瓶子,上面一个小的凹口放塞子,然后利用杠杆一拍瓶子抬起来塞子压下去,正好打入。原理是这样的:

下压手杆,木塞被推到V型口,受挤压变细然后手杆下方正对着木塞的铁棒把木塞轻松推入干涩的瓶口;然后再把一个圆的塑料纸或者铝纸套在已经打入酒塞的瓶口上,像这样(这是已经完成了的):

接着拿住瓶子底部将瓶口塞到一个预先加热过的铁圈底部压一下,大概3~5秒拿出来,就完成整个封瓶过程了。如果铁圈上面有一些凹凸的话,还能印出美丽的印花~

2、关于橡木塞比瓶口内径大很多的问题

在葡萄酒灌装生产的时候,瓶塞是干的,体积其实刚刚比瓶口大一点点,机器很容易加压就进去了。当瓶塞塞好后,由于瓶塞和瓶子内的葡萄酒接触,木塞开始膨胀,这样体积就大了,并且密封瓶口很难拔下来了。也正是这个原因,葡萄酒都不能长时间直立存放,因为长时间直立存放木塞如果变干裂如当初一样,那就很容易进去空气氧化葡萄酒。

3、开封后怎么将瓶塞塞回去

由于橡木塞比瓶口大的原因,开封后用人手是没办法塞进去的。一直以来都是用机器来把酒塞捅进去的,因为酒塞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可以稍微地压缩一下,然后把它捅进瓶颈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橡木做的酒塞,需要预先把酒塞进行浸泡(温水),以保证在操作的过程中酒塞不会被压坏。

相关文章

为什么垫高厕所(蹲坑为什么要抬高20公分?)

有不少人家里都安装了蹲便器,但是有些人对于卫生间蹲便器的安装有一些疑问,比如卫生间装蹲坑,为什么要抬高20?这个高度真的有必要吗?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整个空间看上去更加美观,如果蹲便器出现偏低的问题,后期可能还会导致管道的一些堵塞

2025-05-05 10:10:30

为什么厨房没地漏好不好(厨房要不要装地漏?)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路,但是有些事情我认为你想尽全力去避免,但是他却给你说这是多余的,其中一件就是厨房上的地漏。有人认为厨房不需要安装地漏,只安装一个下水口就可以了,但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那么地漏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大部分的人对地漏和下水口会有这种认为,这种观点又是为什么呢?厨房地漏在干什么。每个

2025-05-05 10:08:17

为什么窗户小风还大(窗户紧闭,风还是嗖嗖的?)

冬天天气寒冷,许多人为了避免冷风进入室内,都会将门窗紧闭,但为何家里的窗户关紧了,还是能够感受到有嗖嗖的冷风吹进来,邻居提醒我,可试试这3招,保暖还静音,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如果冬天窗户紧闭但仍有风嗖嗖地吹进来,可能有几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窗户密封不严窗户的密封胶条

2025-05-05 10:08:03

为什么要做圈梁和构造柱(构造柱和圈梁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

在实验室建设乃至整个建筑行业,构造柱和圈梁都很重要,主要是起到抗震、维持砌体结构的稳定性作用。虽然框架结构中一般都是填充墙,但是在框架结构中,为了加强墙体的稳定,防止墙体开裂等情况,在一些情况下还是有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的:1、设计要求说明部位该设置圈梁、构造柱2、墙体横跨度超过4米(一般情况),墙中

2025-05-05 10:04:15

桂花叶为什么出油(桂花树“滴油”是怎么回事?)

为了弄通这个“粘粘的液体”是一种什么物质之前,我们来看看桂花树的受害病状。图片:受害桂花树的叶片从受害桂花树叶片正面看,就是这种浓绿间融的“驳斑纹”,给人的第一个诊断印象就是“桂花树是不是缺啥营养元素”而患感了生理性病害,或是病毒性病害的病状。如常在果园里见到的缺铁,缺镁或锰营养。果园里出现“花叶”

2025-05-05 09:58:37

为什么席子凉快(凉席什么材质最清凉?)

一、竹席竹子本身具备很好的热容比,并且不传热,所以很早就已经被做成凉席使用。目前市面上的竹席一般是长条形的,多采用线编或者黏合在底布的方式加工而成。但这就需要注意,如果是后者的话,需要使用大量的黏胶,甲醛含量容易超标,甚至部分商家会染色或上漆来增加竹席的卖相和色泽,但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引起皮肤及呼吸

2025-05-05 09: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