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邹城孟庙的后面、因利河河畔有一处古代建筑群气势宏伟古色古香,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遗址。
据考证,孟子出生于今天的曲阜市凫(fu)村。为何叫凫村,因孟子古宅西侧南北流向的小河名叫白马河,孟母在河边洗衣服时,见凫鸟落于水,视为吉祥物,故取名村名“凫村”。因为凫村周边是一片墓地,孟子小时候与村童经常模仿丧葬过程,有时还哄抢供果吃,孟母认为此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决定迁居。
(凫村孟子故里)
于是孟母就迁居到离凫村20多公里的今邹城庙户营村落脚。
(庙户营孟母祠)
与相对偏僻的凫村相比,位于城郊的庙户营热闹多了:商贾云集,喧哗热闹。善于模仿的孟子也学着商人的模样沿街叫卖并且沾染上了铜臭毛病。不愿儿子沾染市侩气息的孟母顿觉失望,只好再次迁居。离别市集繁荣的庙户营,孟母迁往东南方的邹城古县城,今邹城城南孟府处,此处离庙户营大约有5公里左右,也就是今天看到的三迁遗址的地方。
进入三迁遗址大牌坊后就是孟母的建筑院落,又称三迁祠,由于不对外开放里面的布局看不到。据介绍,它是有大门、断机堂、东西房等组成。元元贞年(1295年)邹县尹司居敬创建,元至三年(1337年)使者杨国贤等重建,明清至中华民国历代重修,前后延续了650余年,建国前毁于战火。现存建筑根据旧志及历史资料,于2016年修复。
(孟母祠又称三迁祠)
紧挨着孟母祠的后面就是著名的子思书院了。子思书院又称学宫,传说为孔子嫡孙子思创立。孟母就是看到这里聚集着大批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才三迁到这里,最后定居下来。
(子思书院外景图)
子思书院是纪念子思传教的建筑院落。由大门、景贤堂、东西厢房等组成。元元贞元年(1295年)邹县尹司居敬创建中庸精舍,色额“渊源堂”。元大德六年(1302年)邹县尹宋彰易名“中庸书院”,元延祐二年(1315)改为子思书院。
在子思书院的旁边就是为纪念子思而修建的子思祠了,也叫述圣庙。
(子思祠又叫述圣庙)
子思又称子思子,是孔子的嫡孙,他是孟子的老师。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房屋隔音差的表现有好几个方面。例如楼板的不隔音,门不隔音,还有墙体不隔音,窗户的不隔音。这些所有方面的不隔音,综合起来就会导致我们室内的隔音效果很差。这一点对于睡眠不好的朋友来说,真的是一种折磨。但是,我们家里已经装修完了,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来处理隔音效果差的问题呢?家居杂坛总结了多家的隔音经验,建议
2025-05-11 04:28:39
狸花猫野性十足,却也可以家养,有的狸花猫还会突然进家门,这又会有着什么预示呢?狸花猫进家门并不预示着什么,狸花猫突然出现可能是家里有美味的食物引诱了猫,也可能是家里有其它的猫吸引了狸花猫的到来,可能是为了寻找异性的猫,也有可能是好奇驱使了猫的到来。狸花猫是什么样的猫狸花猫原产于中国,属于自然猫。狸花
2025-05-11 04:01:49
地暖舒适度高,是冬季采暖的最佳选择。很多地暖用户都知道,地暖有时是需要放水的。那么地暖为何要放水,什么时候给地暖放水,又怎么给地暖放水呢?一般,地暖不热和长时间不使用时,就可能需要给地暖放水,具体方法请看下文。管道内有气导致地暖不热地暖不热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管道内有气,导致
2025-05-11 03:57:40
嫁接过果树苗木的人都知道,接穗发芽最快的只要7天甚至更短,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发芽时间都是在嫁接后的第10到20天之间。由于品种不同,还有嫁接时间的不同,以及生长环境的不同,所以嫁接后接穗的发芽时间都是有一些差别的。在适合苗木嫁接的阶段,接穗发芽的速度通常都会快一点,平均15天就可以正常出芽。
2025-05-11 02:43:59
混凝土强度是工程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成为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施工单位等关注的重点。在混凝土生产和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混凝土早期强度(7d强度)偏高,28d以后强度增长缓慢,即“前期畸形,后期不良”。混凝土早期强度过快的增长,一方面影响后期强度的增长,另一方面早期强度过快增长往往伴
2025-05-11 02:26:45
经常注意浇水、喷水,保持盆土及周围空气湿润。因它的叶片较多,又悬于空中,或放置阳台通风处,需水量较多。这就要经常向盆土和叶面及盆周围浇水、喷水。一般夏、秋季每天可早晚浇、喷水1~2次;冬、春季可4~5天浇水一次,冬季少浇,春季稍多些。在每次喷水是加入新高脂膜这样才能保持盆土湿润,空气潮湿,同时还要及
2025-05-11 01:25:15